居民协商议事。郑思哲 道吉吉 摄
社区治理千头万绪,每一件琐碎小事的背后,都是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大事”。
7月22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下起了小雨,给原本清凉的夏日带来了一丝寒意。行人寥寥的街道上,一个红色的身影格外醒目。
“雨天施工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协调的尽管开口。”在海晏县西海镇居民巷施工现场,西海镇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邢爱琼向现场施工负责人了解工程进度的同时,也不忘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邢爱琼说,居民巷的拓宽工程原本并不在海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于辖区周边道路改造的计划内。是社区在听取了居民诉求后,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作用,借力用力,依托州住建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落实举措。
自2014年实施区域化党建以来,城西社区逐步形成了“二四五六七”党建品牌。
“依托该党建品牌,结合群众所需所求,社区党支部和党员每年都会立足身边小事,向辖区居民承诺民生实事,并由居民评议。同时,借助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通过辖区单位党支部、党员认领社区及居民‘微心愿’的形式,互相提供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通过供需匹配,实现深入协作。此外,我们还联合辖区单位共同开展‘七联七共’活动,通过党建工作联创,与驻区单位共建共治,形成治理合力。”邢爱琼说。
群众诉求如何传达?社区如何精准了解群众所需?城西社区两周一次的“喧板日”,成为了群众“问政策、解诉求、发牢骚、化矛盾、唠家常”的“话语”平台。
“上周我们单元的自来水管道破损能够得到快速解决,多亏了社区出面帮忙解决。”当天上午,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的居民黄应旭见到邢爱琼高兴地说。
7月17日下午,包括黄应旭在内的9户37号楼2单元居民到城西社区“喧板”,反映本单元自来水管道地下部分破裂,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海晏县西海镇城西社区辖区内有61栋居民住宅楼,其中47栋是没有物业的开放式小区的老楼,上下水管道出问题是常有的事。
在得知情况后,社区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实地勘察相关情况。经初步检查,确认为该单元分支自来水管道老化破损所致,需要居住本单元的9户居民共同出资维修。在社区的协调下,居民与自来水站最终达成了双方都认可的维修方案,并在3天内完成了施工,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
“‘喧板日’以排查、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为目的,以‘喧、议、办、评’为基本环节,通过‘请进来’唠嗑的方式,倾听老百姓的‘家常话、牢骚话、苦水话’,引导老百姓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人公’。”邢爱琼说。
城西社区将居民议事会“微小化”,打破以往的“定时、定人、定场地”的老方式,转变为“随时、随地、随人”的新方式,将议事会开到大街上、楼栋下、家门口,让群众树立“自己的事自己说、自己议、自己定”,并按照“三事分流”,即大事上报政府部门负责解决,小事由社区引导社区组织或单位解决,私事由群众自行解决的自治机制逐一解决。这样一来,既厘清了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清了职责,又通过议事会发动群众广泛、全程参与社区自治,实现了社区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如今,城西社区推行支部引领、居委服务、群众参与、志愿补充的社区多元化治理模式,形成了“支部搭台,多方唱戏”的新局面。“通过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也让我们清楚认识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是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我们要在努力引领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群众自治意识的同时,发挥好党支部和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倾听老百姓‘家常话、牢骚话、苦水话’,形成有利于社区治理的规则体系,只有这样我们的治理工作才会做得实实在在,才能经得起群众的检验。”邢爱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