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聚焦民生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千里良“援”用心“牵”
——上海对口支援果洛工作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兴发    发布时间:2024-07-10 09:35    编辑:易娜         
上海助力果洛教育高质量发展。李兴发 摄

  今年是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援青工作开展的第14年。在这片与上海相隔2700公里的地方,来自上海的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跨越4000米的海拔落差,在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抓产业、促民生、育人才。

  从第一批到第五批,上海援青团队人数从一开始的七人,跨越式增长到了如今的百余人。这支有着极强战斗力、凝聚力和保障力的队伍,在“为什么、干什么、留什么”这个14年来对口帮扶青海果洛的核心命题下,一步一步用脚丈量着果洛的每一寸土地,一项一项用心架起果洛腾飞羽翼。

  如今,从基础保障等设施建设,到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助力教育事业由弱向强,随处可见上海援青的成果。按照“中央要求、果洛所需、上海所能”的工作原则,上海援青工作让果洛人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着实实在在的实惠和红利。

在上海的大力帮扶下,果洛医疗水平得到质的提升。李兴发 摄

  奔“高”而行 向“下”而冲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指示。在前四批援青干部打下的基础上,如今的第五批上海援青团队,在果洛州产业“四地”建设中找到了着力点和突破口,产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优质产品向长江、黄河下游的经济发达地区“冲锋”的序幕。

  六月的果洛州久治县,绿草如茵、青山和绿草相拥、蓝天和碧水相映。久治县牦牛产业发展项目基地里,牛舍、饲草棚、饲料库房、粪污堆粪棚、无害化处理场等,满是现代化气息的设施一应俱全。

  “我家几辈人养牛,在这里才知道咋把牛养好,咋能卖出高的价格。”工人尕桑的感慨,透露出的是传统畜牧方式与全产业链畜牧业发展所带来的不同。

  2019年,久治牦牛奶成功通过认证成为有机奶源;2022年,久治县被评为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同时,久治牦牛也获得了全省首个“特优”气候品质认证证书。

  优质的资源禀赋,让上海援青干部看到,进一步深挖当地牧民赖以生存的牦牛和藏羊产业,打造有机农畜产品的输出地的可行性和优势性。通过这几年的帮扶和培育,果洛州像久治县牦牛产业发展项目基地这样全产业链的企业,已不再是稀罕物。同时,牦牛绒服饰、牦牛皮包等以牦牛为主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

  “当前我们也在关注其他跟牦牛有关的产业,比方说牦牛绒。”果洛州委副书记、上海市援青干部联络组组长赵勇,通过调研了解到牦牛绒制品在国内、甚至在欧洲都有很大的市场。就在今年初,赵勇提出,在牦牛绒深加工上加大精力,为果洛州牧民再找到一个从牦牛身上增收致富的渠道。

  牧民的增收致富,在上海14年的持续帮扶下,其实早已实现。延伸全产业链,将三江源头的优质产品,顺江河而下持续向外输出,就是在为牧民的持续增收锦上添花。

  2023年,首批遴选出的7大类28款果洛农畜产品,亮相上海第四届“五五购物节”。牦牛酸奶、藏式卤牦牛肉,以及藏雪茶、藏香等产品备受青睐。同年,上海企业对果洛几家典型的农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达成了500万元订单合作意向。

  “通过跟上海后方,包括其他渠道方的联系,能够让更多果洛的农畜产品,‘走到’上海老百姓的餐桌上。”赵勇说,为提高果洛州农畜产品的知名度,上海援青团队在品牌化建设上,打造出了“优质优品”的品牌效应,标识度有了,市场份额也开始走向了上坡。

  “请”进良师 “送”出学子

  帮扶的成果不止在畜牧产业这一个方面。

  “那天,习爷爷来我们学校,看了我的画,听了我讲的家乡变化的故事,还关心地询问了我生活和学习的事儿。”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来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考察时的情景,今年读高一的尼东拉毛,依旧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现在我们学校,无论是教育理念和方式的‘软件’,还是功能和设施的‘硬件’,都是引用的上海优质教育资源。”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常途告诉记者,上海“组团式”教育团队入驻学校仅一年,2023年,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本科入学率就达到了71.43%,在2022年本科入学率68%的高位基础上实现了持续提高,再创历史新高。

  上海援青团队开展教育帮扶以来,先后投入了10.5亿元教育资金,实施了190个教育项目,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2023年12月,在上海援青团队成员、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汤声声的倡导下,上海音乐学院鼎力支持下,中国首支藏族青少年管乐团“果洛州青少年管乐团”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成立。今年“五一”期间,这支管乐团亮相中国第十七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首秀便从118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华杯”优秀管乐团展演团队奖。

  同年,来自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的麻切仁措,在汤声声老师的专业指导下,被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声乐演唱(民声)专业录取,成为上海对口援青以来首位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

  今年3月20日,总投资约5亿元的果洛海东中学在海东市乐都区开工,它同样由上海援建资金建设。这所学校将于2026年建成,设有60个教学班,可容纳3000名学生。

  曾经,教育领域是果洛州发展的薄弱环节,上海援青团队利用上海优质的教育资源,采用“组团式”帮扶的做法,14年来,让果洛州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2023年以来,上海援青团队实施各类“小组团”支援项目22个,参与专家158人次。如今,在青海省内的3支上海教育组团式帮扶团队力量被有机整合在一起,果洛州教育帮扶取得了1加1加1大于3的成效。

  从“做了什么”到“做成了什么”

  “一年多来,我们坚持以结果为导向,通过更快地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摆脱发展困境,从‘做了什么’直接转变为‘做成了什么’,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玛沁县人民医院院长、上海援青干部朱鑫璞的底气,来源于14年来上海援青团队在果洛州医疗帮扶上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3年,果洛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成为青海省省级重点专科。同年,在上海帮扶下,果洛州构建完成了“两小时急危重症救治圈”,截至目前,已累计收治转诊急危重症患者83例,多台临床手术实现高原“零”的突破。去年12月,果洛州第一个高标准高压氧中心在甘德县启动运行。

  今年,新一轮“上海嘉定·光明使者青海久治行”启动。过去10年里,这一活动累计选派20批医疗队280余人次奔赴果洛,筛查白内障患者近3700人次,开展手术约500台次,为雪域高原的老百姓带去光明和希望。

  “以前我们这边连像切除阑尾、胆结石这些简单的手术都没办法开展。”谈起现在的医疗条件,果洛州达日县卫生和健康局局长格桑感慨:“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医疗团队的下沉帮扶,让达日县乡镇卫生院实现了标准化建设,有了先进的仪器,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在‘家门口’看病的目标。”

  如今的果洛,在上海援建支持下已建成“州、县、乡、村”四位一体的协同医疗体系,实现了州级公立医院、6县公立医院、45个乡镇卫生院和74个贫困村卫生室“云医院”信息系统全覆盖,打通了牧民群众看病医保卡付费难的“最后一公里”。在国家卫健委主办的综合医改试点、省医改典型经验展示排行榜中,果洛州取得全国第三,青海省第一的好成绩。

  14年来,在上海的真情帮扶下,果洛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到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走”到“跑”的转变。

  在上海援青保障基地内的凉亭上,刻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一家一国一天下”,下联:“两海两元两地间”,横批:“情援”。赵勇对此这样解读:“‘情援’倒过来就是援青,在推进各项工作中,援青干部在情感和工作上都是双向奔赴,前几批援青干部已经做了很好的榜样,不少援青干部回去以后,还默默地支持着上海援青的事业,我相信这种援青是一辈子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