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热闹非凡。
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扎西达娃带领参加第二届长江大保护与乡村振兴百村座谈会的嘉宾,先后走进长江源村村史馆、长江源民族学校、“蕃巴仓”(藏族人家)民俗馆等进行实地参观,感受长江源村这些年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被“幸福”团团包围的村子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向嘉宾们热情地诉说村里的新变化。
从2004年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自发搬迁至长江源村以来,20年时间,长江源村各族群众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守护三江源头绿水青山,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长江源村村容整洁,基础设施完备,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各族群众心怀感恩,互帮互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牢记嘱托,
守护好三江源头的绿水青山
结束6月份的巡护,从四百二十多公里外、海拔4700米的沱沱河归来,长江源村村民扎西才仁与同为生态管护员的妻子被晒得黝黑。
“山上山下都是家,虽然辛苦,但我们有责任守护好它。”扎西才仁告诉记者,作为村里的草原生态管护员,每次进山巡护,少则三四天,多则一星期。现在,夏天到了,草长高了,长江源村党支部号召大家增加巡护力度,自己和妻子响应号召,深入长江源沱沱河腹地,加强草原生态和环境卫生监管,这次回来休息几天后,他们将再次上山巡护。
山上,是长江源村村民对唐古拉山沱沱河一带的称呼,那儿是长江的源头,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地,清澈的河流……搬迁至今,长江源村党支部牢记嘱托,组织全村194名草原生态管护员、3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积极落实禁牧还草任务,在33.4万公顷草场区域内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使长江源头变得越发美丽迷人。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乡亲们树立‘自发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大家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越来越高。”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扎西达娃说,如今,村里除了生态管护员按时上山巡护草场外,还有很多村民也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活动,自觉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这几年,长江源村党支部组织村民积极参加“长江源1号”和“邦吉梅朵”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带领村民开展“保护长江,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有效维护了沱沱河及青藏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同时,还通过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材料,新增和更换环境保护宣传牌等实际行动,向109沿线的司机、游客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辖区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村里和学校都加强了环保宣传教育,党员干部带头到沱沱河附近捡垃圾、巡护草场,村民们自觉维护村里的环境卫生,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村子周围的环境也越来越好。”扎西才仁说。
长江源民族学校学生放学啦。记者 马振东 摄
党建引领,
做强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
在长江源村毗邻六子湖生态教育基地的“长江牧歌”野奢帐篷营地,村民日格楚作为领班热情地招呼前来就餐的游客。随着旅游旺季到来,帐篷营地的生意蒸蒸日上。
“村党支部介绍我来这里工作,不仅让我在家门口端上了增收饭碗,还让我学会了怎么和顾客打交道,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真的太好了!”诉说着长江源村集体经济发展给自己带来的机遇和变化,日格楚满脸笑容。
在日格楚眼中,扎西达娃等长江源村“两委”班子成员有经济头脑、思维活跃、敢闯敢干,是长江源村发展的“领头雁”。这几年,日格楚目睹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跑项目、筹资金、做推广,一步步建成生态绿色牛羊肉加工销售基地,精心打造村史馆、“蕃巴仓”(藏族人家)民俗馆、“长江牧歌”野奢帐篷营地、“长江1号”越野赛车场等项目,为长江源村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提起长江源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扎西达娃感慨地说:“发展村集体经济,我们选择问计于民。当时,村党支部召开村民会议暨发展村集体经济‘群英会’,让党员和群众都来出点子,村里还组织党员到远处的江苏、浙江‘阔视野、拓思路’,到近处的乌兰、互助‘学经验、长知识’,以‘三个臭皮匠’的智慧,最终确定了长江源村走‘绿色畜产品加工+特色民族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
党员群众共同谋划的发展路子,得到全体村民的信赖和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长江源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0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7万元,同比增长8%,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年终分红时,面对沉甸甸的收益,村民们乐开了花。“如今,党员干部说的话群众愿意听,愿意跟着干,党群关系很融洽,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越来越强,村里的工作也越做越顺。”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亮说。
村民在合作社编制藏式传统饰品。通讯员 冯春梓 供图
团结奋进,
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村民才旺卓玛大学毕业后回村发展,如今在“蕃巴仓”(藏族人家)民俗馆工作。6月份以来,她经常和村里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排练舞蹈,大伙儿铆足了劲儿在28日晚的“夏季村晚”上舞出了长江源村的幸福生活。
回村这两年,才旺卓玛看到,小姐妹俄桑梅朵家的藏式民宿开门营业受到顾客称赞,邻居贡阿拉毛在六子湖生态教育基地对面的长江源村集装箱街区(超级市场)开设的小吃店生意日渐红火……乡亲们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深深触动着她。
“看到大伙儿参与家乡建设的兴头越来越足,日子越过越美,真为他们骄傲!”才旺卓玛说。
这几年,长江源村党支部抓住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契机,实施了长江源村天然气管网、给排水管网、外立面改造等重要的民生项目建设,村里的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健全,丰富了村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在村集体经济带动下,村里的生态旅游产业也得到良好发展,村民发挥自身所长,餐馆、酒吧、饰品店、民宿等如雨后春笋,为长江源村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生活也得跟上。”扎西达娃告诉记者,村党支部在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开展文艺表演活动,不仅增进了党员群众间的交流和感情,还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就像这次的‘夏季村晚’,长江源村的兄弟姐妹们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真是热闹!”扎西达娃说。
6月28日晚,长江源村盐雕广场上响起阵阵歌声,“夏季村晚”在这里精彩上演,才旺卓玛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在舞台上用欢快的舞蹈展示各族儿女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景象,也展示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