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加紧工期,争取9月份供暖前,完成所有供热管道的改造。”5月27日,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杨雪,正忙着巡查震后集中供热管网建设项目各施工点进度。
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与大型机械协同作业,在沟槽内扎上钢筋浇筑水泥,全力抢抓施工进度。“这个管子真粗,等九月份供暖,家里肯定会很热!”站在过街天桥,望着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家住浩门镇中央花海城小区的居民张成贵满脸喜色。
“这两年家里暖气不热,小区物业群里反映的人特别多。”说起小区供热,张成贵坦言,他也曾去供热公司问过,自家暖气为啥不热,按照供热公司的指导,清洗暖气阀门过滤器,可暖气没几天又不热了。
“暖气烧不热,群众心里有怨气!”杨雪说,门源县老城区供热管道有将近三十多年的历史,且都是直埋式的铸铁管道,经年累月不少地方生锈漏水。尤其是2022年门源县6.9级的地震,造成供热管道接口弯曲、错位,导致更多管道渗水。
管道渗水,热源站加不上压,只能不断补水,补水后水温又下降,一时半会儿烧不热。按照门源县土质结构来说,此地多为砂砾层,管道漏出的水直接下渗到沙砾,比较不容易引起土壤塌陷,更难以发现管道的渗水处。
省上召集专家实地调查研究得出结论,门源供热管道受损较为严重,维修起来存在困难。为此,青海省把温暖工程作为民生工作头等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努力将供热这件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确保门源群众温暖过冬。
记者了解到,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门源县供热管道升级改造,纳入门源6.9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该项目主要新建供热管道28.35公里,其中,一级供热管道总长16.41公里,二级供热管道总长度11.94公里;新建一、二级供热管道采用管沟敷设,配套新建管沟总长度约14.18公里。
为加快建设进度,保障供热民生项目尽快投入使用,项目共分四个标段,并提前于3月22日进场施工,府东路、龙驹路、环城北路等主要路段已开挖建设,并进行管沟垫层浇筑、管沟钢筋绑扎、浇筑工序及填埋,目前已铺设完成14.5公里。
“项目开工比以往施工期早一个月,我们挖了将近四五十公分的冻土层,就是要赶在旅游旺季来临前,完成所有主干道施工。”在震后集中供热管网建设项目第二标段,沟槽浇筑已完成挂管和回填,杨雪指着路面填埋处告诉记者,门源县正加紧工期,争取早日完成该项目。
门源县震后集中供热管网建设,改变以往直埋的方式,挖好沟槽钢筋水泥浇筑再挂管道。采用管道沟的方式,安置供热管道,便于后期管护和维修。与此同时,门源县通过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对接,在震后集中供热管网建设项目主要实施路段,实现通讯线路入地,进一步提升门源县城市化水平。
门源县震后集中供热管网建设项目集中在城区,该如何科学谋划减少对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
以往供热管道的铺设,或靠公路东侧或靠南侧,门源县通过和设计方沟通,创新干事方法,将管道沟槽挖在路中间,公路两侧依然保持通行。
“开挖前在微信公众号提前发布公告,道路开挖注意事项,标注施工路段,咱老百姓第一时间了解了相关情况,很贴心!”张成贵告诉记者,即使县城有不少地方在施工,但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家的正常出行基本没受啥影响。
在项目第二标段,浩门镇龙驹路至大十字路段,已经完成部分供热管道安置,工人正在焊接管道,接缝X射线拍片检测结果没有问题,这部分盖板回填。“为了老百姓,政府下了大力气改造供热管道,今年暖气指定很热!”站在天桥,张成贵和一众围观的群众,看着一道道安置管道的工序,脸上笑意不断。
“今年9月份,我们将对升级改造过的管道打压试水。”杨雪说,这一项目的建成,将最大程度改善以前漏水的情况,供热站不用补水,加之门源县集中供热热源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相信,今年下半年供暖期,浩门镇的群众会温暖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