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碗里装起大民生,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近年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典型示范引领、结合实际实践、不断探索总结,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特别是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尝试探索,形成了一些经验做法。
为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先后出台了《青海省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青海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基础性政策文件,为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全省通过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动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每年省级财政投入1.2亿元左右,支持各市(州)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全省约10万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提供以助餐为重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同时,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内容连续10年列入省民生实事工程,予以大力推进,助推助餐服务走实。
西宁市通过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市、区两级民政部门投入1500万元,搭建“12349”助餐信息管理平台,同时与市农商银行等机构合作,制作爱老幸福电子结算卡,实现了线上线下及时服务、实时监管。市、区两级投资2350万元,建成街道“中央厨房”及社区“爱老幸福食堂”148个,投入2.2亿元打造439个农村老年之家,累计为全市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140万人(次),“市、区、街、社区(村)、小区”五级助餐送餐配餐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建立。
整合资源搭建城乡助餐服务网络
全省8个市(州)234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中的217家建有助餐点,依托承接服务的社会组织开展助餐服务;全省140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中的538个依托“村集体自筹、热心人士资助、老年人自助”形式提供午间助餐服务;在西宁市,围绕城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最强烈的助餐服务,依托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实施老年助餐工程。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原则,依托市区联动管理的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打造街道“中央厨房”及社区“爱老幸福食堂”,结合老年人需求在小区设立助餐点。通过免费提供场地、补贴装修及配置设施投入等方式引导有影响力的餐饮企业加入助餐配餐服务行列,建立“市、区、街、社区(村)、小区”五级助餐送餐配餐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中央厨房+社区配送+配餐、送餐、助餐”的三级服务模式,助力“15分钟生活幸福圈”。
4种老年助餐服务模式让老人幸福满满
当前,我省老年人助餐服务也在越来越好地推开,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亟待解决,为此,我省民政部门将以多元参与机制疏通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堵点痛点,破解城市、农村养老助餐服务难题,将积极探索构建养老服务机构助餐模式、餐饮企业助餐服务模式、社区食堂助餐服务模式或自建厨房服务模式4种老年助餐服务模式,建立“街道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困难老年人家庭”的城乡助餐服务供给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助餐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