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连日来,不少考生家长咨询有关“强基计划”、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等相关政策。为此,记者连线了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就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答疑解惑。
什么是“强基计划”?
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同时提出,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政革试点,也称之为“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起步阶段,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3月底开始,考生有意愿报考“强基计划”的,可关注相关高校发布的“强基计划”招生信息。
什么是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农牧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引导农村和脱贫地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和支持原贫困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实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面向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收农(牧)业家庭户籍学生,拓宽农(牧)业家庭户籍学生就读重点高校升学渠道。
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部分地方高校承担。二是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承担。三是地方专项计划,我省由青海大学承担。
考生可及时关注“阳光高考”网发布的“强基计划”和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相关信息。
强基计划和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有关系吗?
强基计划与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各自独立招生,相互不受影响。
我省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的生源范国和报考资格条件有哪些?
根据教育部及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有关文件规定,2022年我省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的生源范围和报考资格条件是:原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牧)业家庭户籍(不含从省外迁入我省的考生)、在本省中学(西宁市四区中学和青海油田中学除外)实际就读高中3年并具有学籍、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了当年高考的学生。“农(牧)业家庭户籍”以户口簿为准。户籍制度改革后,将“农(牧)业家庭户籍”改为“城镇居民户籍”,但其家庭成员仍然在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在提供了“村集体组织成员证”或旧户口簿或土地经营证或其他足以证明其原始身份的证件(由中学和考区招办审查原件和复印件),经考区招办审查认定后,具有选报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资格。集体组织在省外办班但学籍保留在省内的考生,不具备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报考资格。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从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