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公共服务 / 教育服务 / 小学教育

“双减”后,西宁校外培训机构咋样了

来源: 西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4-08 10:24    编辑: 易娜         

  “‘双减’政策出台后,不少教培机构关门了。作为家长,观念也得转变了。”3月27日,正值周末,西宁市民蔡女士在城中区大十字附近的一家培训机构等待孩子下课。她告诉记者,自己10岁的孩子正在上四年级,前几年课余时间一直上英语、数学等培训,“双减”之后学科类培训取消了,只给孩子报了一个跆拳道兴趣班。那么,“双减”后,西宁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咋样了?目前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

  学科类培训机构逐步转型

  日前,记者走访时发现,“双减”之后,学科类培训市场确实“冷清”了不少。城西区华祥大厦,这里曾经是学科类培训机构聚集区,记者看到几家培训机构正在装修,另一家培训机构还贴出了“房屋出租”的告示。同楼15层一家培训机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转型成为财会金融类培训机构。附近居民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学生进进出出、络绎不绝,总能看见培训机构推销员散发广告传单,现在这样的场景很少见了。

  位于城中区长江路华联购物中心的楼上也有多家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一位林姓教师介绍,她们机构从去年开始已经在转型,今年已经转型成为公考类培训机构,楼下还有一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转型为兴趣培训班。

  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双减”之后,西宁全方位加强义教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印发《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十严禁”》《西宁市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工作指引》,强化政策引领,明确治理路径,引导现有机构向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转型。

  一家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双减”政策落地后,机构经历了阵痛期,目前已经转为了非学科类机构,为更好地转型发展,机构积极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开设国画、围棋、书法等课程,初步找到了新发展方向。

  49家黑机构被查处取缔

  家住城东区共和路的马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家门口经常贴有学科类培训的宣传单。记者以家长身份询问是否可以进行周末补课时,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肯定回答。

  当记者问及这一培训形式是否合法合规时?该工作人员说:“我们是上门的家教服务,只要家长不举报就没事。”

  记者采访中发现,这种“一对一”“线上辅导”等隐藏式培训时有发生。目前,西宁查处了“学转非”机构超范围进行学科类培训12家,但有的机构仍以课外托管的名义违规进行学科类培训,这无疑增加了治理难度。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寒假至今,市、区两级教育、公安、市场监管、城管、卫健等部门联合行动,积极动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持续开展“黑机构”“小广告”“隐形变异培训”联合督查整治。截至目前,共查处取缔无证无照“黑机构”49家,查处“学转非”机构超范围进行学科类培训12家,查处持有营业执照机构变相违规开展培训机构29家,并相应下达了取缔通知书和整改通知书。“我们一共收缴违法违规宣传单68924份、卡片20508张、海报420张、横幅40条,拆除违规宣传广告牌34个。现场训诫遣散违规培训组织及参与者147人,劝离培训学员183人。”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既要有对违规培训“露头就打”的决心,也要有持之以恒的措施和行动。当然,本质上还要从推进校内提质入手,只有优化课堂设计,“40分钟”高质量教学,孩子才能在学校“吃饱”“吃好”,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违规校外培训机构的生存土壤,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张永黎 赵新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