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多县通天河与楚玛尔河交汇处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会议室的墙面上,一幅写有“保护高原鱼类共筑生态文明”的锦旗十分显眼。
“这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农牧综合执法大队给我们研究所的珍贵礼物。我们在开展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的工作中,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尤其是藏族群众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才开展得如此顺利有效。”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长江青海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组”负责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凯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寻找珍稀水生物种
在长江源头的沱沱河、楚玛尔河、通天河等水域,调查组的成员们不畏艰险,走进山川草甸、激流险滩,把一份份饱含调查研究者心血的珍贵野生鱼类实物、长江青海段底泥样本、水质样本、调查图片等珍贵资料采集到实验室、水族馆、电脑中……
多少个日日夜夜,探索者在平凡、琐碎和重复的工作中倾注心血。他们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开展调查的身影在高原大地留下了一幅幅无怨无悔、守护母亲河的感人画面。
1月13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牵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主持,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长江青海段各级渔业渔政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长江青海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通过了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赵凯告诉记者,首次开展的长江青海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完整性指数等分析,以及楚玛尔河和杜柯河鱼类调查,填补了青海省高原鱼类资源调查的历史空白,首次结合现代保护生物学技术划分了长江青海段鱼类多样性保护显著单元,并初步形成了《长江青海段水生生物本底调查报告》《长江青海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名录》等重要成果。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新建成的《高原鱼类新视角——水族馆中的三江源魅力》科普基地,可以看到——青藏高原鱼类难得一见的长江水系“长丝裂腹鱼、齐口裂腹鱼”和黄河水系“斜口裸鲤”“极边扁咽齿鱼”等珍稀鱼类,以崭新的视角向全社会展示了青藏高原鱼类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绚丽多彩的物种多样性。(建军 刘思嘉 )
野生鱼类特征分析
高原珍稀鱼种
珍稀鱼类吸引小学生参观
水体环境数据采集
问卷调查
放归活体标本
水体底泥采集
捕获活体标本
浮游生物采集
河岸植被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