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参加“情系长江源相约盐湖城”的媒体记者到格尔木市郊区的长江源新村,这是一个生态移民村,受惠于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这里的一百多家住户过上了好日子。
村民闹布桑周清晰地记得十几年前家乡的模样:“唐古拉山镇气候恶劣,老百姓的生活很艰难。那时不少村民的草场已经有了退化的迹象,牧草不够用,为了养活牛羊,不少村民只得四处买草。”为了保护长江源头的生态安全,更是为了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2004年,唐古拉山镇的牧民群众集体搬迁到格尔木市郊区。
“在不少牧民的心目中,草场和牛羊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没有了牛羊和草场,他们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闹布桑周说。
看到这种情况,政府工作人员一顶帐篷一顶帐篷地给牧民做工作,耐心给牧民讲政策。为了早日消除牧民的后顾之忧,有关部门还组织牧民代表到格尔木参观在建的生态移民村。60平方米的村舍和两百多平方米的配套院落,让牧民们既惊喜又兴奋。
看到政府制定了许多好政策,不少牧民心动了。“我们家是第一批搬迁到格尔木的,保护长江源是国家发展大计,我们理应支持。”闹布桑周说,定居给牧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很快就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孩子上学方便了。小学就在家门口,中学就到格尔木市的民族中学,老人就医也很便利。
生态移民政策不仅提高了牧民的生活质量,还解决了牧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44岁的闹布才仁是长江源村第一批拿上驾照的村民之一,拿到驾照后,他就买了翻斗车,给沱沱河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拉建筑材料,工作虽然辛苦,可收益不错。“我两年就收回了翻斗车的成本。只要人肯干,就不愁挣不上钱。”闹布才仁说。
如今,长江源村近三分之一的村民拿上了驾照,吃上了运输饭。像闹布才仁这样通过政府惠民政策,过上好日子的农户有很多。
在长江源村的所见所闻,让来自国内的媒体记者惊叹不已,他们不时竖起大拇指称赞。(赵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