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繁体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中国政府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部
  •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要闻播报>详细内容

青海省地矿局召开建局60周年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18-05-1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4月23日,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举办了“奉献高原 筑梦青海”60周年重大成果展暨绿色发展论坛和职工文艺汇演系列活动。

       23日下午,省委书记、省长王建军在王予波、于丛乐、刘同德、王绚等同志的陪同下与宋瑞祥一同参观了省地矿局建局60周年重大成果展览。王建军充分肯定了省地矿局60年来取得的成绩。王建军强调,地质勘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绿色勘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的工作格局,实现地质勘查工作高质量发展。地质勘查系统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地勘工作新路,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予波,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同德,省政协副主席王绚,原地质矿产部部长、青海省原省长宋瑞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侯增谦,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渊等领导出席论坛。省垣有关厅局、省内各地勘单位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等30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上,王予波常务副省长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创新驱动”等3个方面,对做好新时代全省地质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宋瑞祥做了振奋士气的主旨演讲,对我省地质事业持续绿色健康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侯增谦院士就地质事业绿色发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青海省地矿局于1958年4月23日正式成立,从此开启了青海地质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新历程。6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几代高原地质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扎根高原,奉献青海,填补了青海地质工作一项又一项空白,实现了地质工作一个又一个突破,“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的地质工作格局轮廓显现并加快构建,为国家资源开发利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地质工作硕果累累,填补了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空白,首开可可西里无人区地质调查先河,承担并完成全省国土面积90%以上的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首次在柴达木盆地发现储油气构造、打出第一口喷油井,奠定了青海石油勘探开发基础。60年来,探明察尔汗钾镁矿、锡铁山铅锌矿、赛什塘铜矿、茫崖石棉矿、大场金矿等超大型、大中型矿床300余处。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其中钾盐等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6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潜在价值近百万亿元,确立了青海“资源大省”地位,促推了地方经济建设及城镇化进程,格尔木、都兰、锡铁山、花土沟、赛什塘等依托找矿成果,已成为我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新兴工业城镇。进入新时期,青海地矿局紧紧围绕“四个转变”新部署,取得了页岩气、干热岩、钾盐、铜镍、富硒等又一批地质工作重大成果。八宝山页岩气的发现,填补了东昆仑造山带找气空白;共和盆地在全国首次钻获236℃优质干热岩,实现干热岩勘查技术重大创新,在国内具有重要示范引领;提交国内规模第二的夏日哈木镍矿床,填补了我国造山型岩浆熔离铜镍矿超大型矿床空白,被国内院士、专家誉为世界级、革命性的找矿突破;首次在柴达木盆地深层发现厚大卤水钾盐,再造了一个“察尔汗盐湖”;海东、柴达木盆地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海东依托富硒成果建成平安富硒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了平安“高原硒都”,为全省经济发展、结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和有力的技术支撑。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形成,形成了一批适应青海不同自然景观区特点的绿色勘查技术方法,实现页岩气、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勘查重大突破,取得富硒土壤重大发现;地质技术广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需求,在防灾减灾、环境质量调查、土壤污染修复治理、高原生态农业、找水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金辉矿业、霍布逊盐湖被评为省级“绿色矿山”,建立起“青藏高原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坚持人才强局,创新驱动,打造了一支素质结构更加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形成了一批青藏高原地质工作基础性、关键性原创理论,解决了一系列制约找矿突破、推进民生服务的重大问题。全局专业技术人员从建局之初的不足400人发展到现在的1623人,其中教授级职称31名,高级职称247名,中级职称678人。造就了各领域优秀专家、优秀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6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2人,1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先后有2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建成西北地勘系统首家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14个,荣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00余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青海地矿局自建局以来历经了创业艰辛、低谷徘徊和九十年代事业滑坡的阵痛。青海地矿局积极探索事业发展新路子,确立并大力实施“地质立局、产业富局、人才强局、和谐兴局”发展战略,形成了覆盖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环、工程施工、测绘、测试等各专业门类齐全、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地质工作新体系,成立了以金辉矿业、霍布逊盐湖、房地产公司为龙头的“一黄、一白、一地产”三大支柱产业,构建起勘查带动开发、开发反哺勘查的“五龙沟”模式并在全国大力推广。“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总量127.1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35倍;三大支柱产业效益稳定,“十二五”以来实现经营收入33.63亿元和谐建设深入推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竭力维护职工权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职工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帮扶局内困难职工(遗属)6970人次,发放帮扶金1008万元。先后有155名地质工作者为地质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以“英雄群体”柴达木队58号机组、“功勋单位”柴达木综合地质大队和“艰苦创业的好带头人”胡道春同志为代表的11个国家、省部级先进集体和150余名模范个人,13个单位被评为国家、省、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厅办公室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