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总面积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0.2%。州内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年均气温-4℃,一年中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
果洛州现辖玛沁、甘德、达日、久治、班玛和玛多6县,总人口12.8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是一个纯牧业区。州内群山起伏,雪峰耸立,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绵亘南部,成为长江、黄河的分分水岭,境内的阿尼玛卿山和年宝叶什则山久负盛名,山高峰险,神奇壮观,常年积雪,银光闪闪,是登山探险、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山川谷地野生动植物繁多;地下埋藏着金、银、铜、钴、煤等10余种矿藏;境内河流纵横,湖泊遍布,有大小河流36条,水域面积1600平方公里。
一、历史沿革
果洛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源头的河谷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为西羌牧地。南北朝时,为党项羌牧地中心地带。唐、宋时期,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节制。明属“朵甘思行都指挥使司”管辖,明末清初果洛黄河以北牧地被青海蒙古和硕特部所居,果洛隶青海办事大臣。公元1721年后,当今的班玛、久治、达日隶属于四川成绵龙茂道松潘漳腊营。由于果洛地处偏远,环境闭塞,历代封建王朝都没有在这里真正建立过政权实行过直接统治,长期游离在各大政治集团之外。大小部落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头人主宰果洛一切、牧主占有绝大多数牲畜,寺院活佛统治精神领域,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1952年8月4日果洛宣告解放。1954年1月1日,果洛藏族自治区正式成立,次年易名为果洛藏族自治州,果洛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古老的果洛草原真正得到了新生。果洛人民开始走上了进步、繁荣、幸福之路。四十多年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紧密团结,艰苦奋斗,使果洛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显著提高。自治州下辖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六县。有藏、汉、回、蒙古、土、保安、撒拉族等民族,藏族为自治州主要民族,约占本地区总人口的89.95%。首府大武镇,是全州的政治、文化中心,距省会西宁市440公里。
二、自然地理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东南部,处于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东经96。54′~101。51′,北纬32。31′~35。37′。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毗连,北与本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相依。东西长448公里,南北宽334公里,辖区总面积76442平方公里,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居第8位,占全省总面积的10.6%。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海拔4000~5000米的地区约占全区面积的80%左右,西北部海拔多在4000~5000米之间,地形起伏不大,高差多在500~1000米之间,坡度较缓;东南部海拔在3500~4000之间,但地形起伏大,高差一般在1000~2100米之间,坡度45°~50°,最大80°以上。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多丘陵,地形平缓;东南低,多高山,坡徒谷深。巴颜喀拉山自西而东绵亘全州,为州内主体山脉,以主脊为界构成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山势巍巍,雄伟状观,山顶白雪皑皑,远远望去银光闪耀。阿尼玛卿雪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是青南地区最高的山峰,有现代冰川发育。逶迤境北,山高峰险,终年积雪,气势磅礴。年宝叶什则山海拔5369米,屹立于东南,重峦叠障,谷深涧险,群峰之中常常是朝云暮绕,尤其七、八月间天气变幼莫测,时而黑云密布,雷鸣电闪,时而云消雾散,皓日当空。
自治州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气候特征。气候具有显著的高寒缺氧,气温低,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一年中无明显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冷季从十月份开始长达八、九个月,气候干燥寒冷,多风雪,最低月份历年平均气温为-12.1℃,低限气温达到-48.1℃;暖季从六月份开始,只有三、四个月,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最热月份历年平均气温为9℃度,极限高温为28.1℃。年平均气温-4℃,全年无绝对无霜期。气候复杂多变,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易发生雪灾,旱灾、雹灾、风灾、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也常有发生。雪灾是本地区畜牧业生产中的主要灾害。
自治州年降水量在400—760mm之间,主要集中于暖季。降水年变化的特点是降水时间集中、干湿季分明。雨季一般从5月上旬开始,10月中旬结束,其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9%以上。降水日数多、降水量多和多阵性降水是本地区降水的主要特点。东南部的久治地处高原边缘,受地形和西南气流影响,水汽充沛,是州内降水量最多的区域,也是全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而地处西北部的玛多,由于受巴颜喀拉山脉影响,西南气流无法影响到该地区,水汽相对缺少,降水日数和降水量明显减少。形成了东南部偏多,西北部偏少格局。
三、风土人情
居住
碉楼,是果洛州玛柯河河谷流域藏族人民居住的楼房,有二层或三层,一楼圈牲畜或储备草料,二楼以上居住人,不少人家在碉房周围设栅栏,建筑技艺有了改进,居住宽畅了,安全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历史上由于交通闭塞,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受到限制,玛柯河谷流域藏族人民住房,始终保留着古代碉房建筑模式。玛柯河谷地采石极为方便,加之森林资源丰富,民居建筑就地取材,建筑风格变化不大。
帐房,其他地方的牧民居住牛毛帐房和棉布帐房。牛毛帐房是古代游牧羌人流传下来的适应游牧生活的活动住房。历史上游牧在这里的宕昌羌“织牛尾及羊毛覆之”,党项人亦“织牛尾及山羊毛为屋”。由于游牧生活环境的需要,居住牛毛帐房的习俗,持续了千百年,沿用至今,形状仍保留着古代风貌。牛毛帐房由牧民自己捻线、织褐子和缝制,工序简单,制作时间长,劳动量大。藏语称为“纳合仓”或“瓦纳合”,意为黑帐房或牛毛帐房。棉布帐房种类较多,请有技艺的裁缝制作。
帐房按使用的不同可分为“纳合仓”、“革日”、“查角”、“多什达”等。
“纳合仓”是古老的帐幕,用纯牛毛褐子缝制而成,帐房底大顶小,呈四方形,用一横杆当梁,两竖杆作柱,从内撑起,四角和门两旁用牛皮绳拉紧固定,用帐房杆子把绳顶起,四面亦用绳拉紧钉在地上,再用草皮从帐内四财砌起短墙挡风。帐顶中央开有天窗,阳光从天窗照射下来,帐内从早到晚保持着充足的光线,天窗还起到流通空气和排除烟雾的作用。“纳合仓”是牧民固定住所,亦称“家”,四季搬迁草场时才搬动。
“革日”,即白布帐房,。用单层或双层的白布缝制,屋脊形,用两杆撑起,大可容纳八至十人,小的只供两三人过夜。还有一种大型白布加兰黑边的帐房,扎帐方法与“纳合仓”相同。据说这种花布帐房是仿清军和蒙古军帐幕缝制的,一般可供十多人居住,大的可容几十人。过去只有头人牧主和寺院活佛才用,一般牧民家无力缝制。头人和寺院活佛在部落举行集会或大型法会时用,有时牧主头人夏季乘凉或外出经商时也使用这种帐房。
“查角”即花帐,牧民外出驮运或受灾走牧时使用。中间用褐子帐片,两头用白布缝制的屋脊形帐房,中间留有天窗,可在帐内生火做饭,大的可容纳十数人,小的可供五、六人居住,搬迁时分为两半,一头驮牛可驮运,扎帐或搬迁都很方便。
“多什达”意即单身汉或流浪人之帐。全用牛毛帐片缝制,四方形,用四横和四竖杆从帐内撑起,四角用绳子拉紧固定于地,底边四周用小木橛钉住即可。这种小型牛毛帐房,在过去是四处流浪的贫苦游民居住和僧人静坐时用,后来有条件人家都备有这样的小帐,供家中老人或过往僧侣住宿。
定居房屋,现随着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牧民在自己的草场修建土木、石木、砖木结构的定居房屋,过定居生活。
果洛藏族牧民以帐房规模大小和新旧程度以及帐房内陈设显示其财富和实力。但现在也有部分牧民以修建的定居房屋的面积、结构等来显示其财富和实力的,或是房屋、帐房二者并重。
帐内陈设
牧民的所有财物,都陈设在“纳合仓”中,面对帐房的一面为上方,陈列着装有青稞、茶叶、酥油、曲拉和米面等食物的牛皮袋子,盛有衣物和珍贵物品的包、有牛皮的木箱垒在上面,富有人家的东西直垒到帐顶。镶有红、绿牛皮花饰皮袋底部朝向帐内露出,垒的十分整齐,上面用牛羊毛褐单盖罩防尘,物品其前供奉佛像,点有长明灯,与帐外经布经幡相映衬,显示出牧民对藏传佛教的虔诚和藏族牧区的特色。有枪的人家把枪竖靠在物品上,显示出游牧民族尚武精神。有定居房屋的牧民,陈设与“纳合仓”相差不多,多了家具用品。
帐中央两竖杆之间,与天窗垂直处砌有炉灶,形状两头上翘,放壶和小锅,中间下凹,放大锅。炉灶把帐分为左右两边,左边为妇女烧茶做饭打酥油的地方,左帐边靠门处帐角放储牛粪燃料,帐边处放置锅盆桶等灶具,左上方放置平时食用的酥油、糌粑、茶叶和米面等。右边靠帐角放置名贵鞍具,右下角靠门处放卧具。
起居习惯
客人来家,男客坐右边,女客与家庭主妇坐左边,男主人在右下方陪坐。晚上睡觉的地方也有严格区分,在两口人的家庭,无客人来家时,夫妻俩人睡右下角靠门处,家有老人时,老人睡右下角,夫妻两人睡左上角,形成对角。来了客人,客人睡右上方,夫妻两人睡左下方,如果有女客来家,亦睡左边。
女主人给客人倒茶,要绕过炉灶从右下方倒茶 或把茶壶转交给男主人倒茶,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如果是喇嘛或尊贵的客人到来,主人要拿出最好的毡垫或毯子铺地给客人坐。
饮食
果洛 除玛柯河下游和拉加河谷有少量 耕地外,大部分地区为纯牧业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各地区基本相同,糌粑和肉类是牧民的主要食品。
“糌粑”(即青稞炒面),是把青稞拣净炒熟,用小手磨磨成粉即成糌粑。吃法是先往碗里放一块酥油,加少许热茶溶化,上面放上糌粑,再加一撮曲拉,用手拌匀吃。酥油和曲拉(奶渣)是吃糌粑必不可少的辅助食品。肉食是游牧民族主要食物之一,牧民们每次宰杀牛羊必先灌肠,血肠又是其中佳肴,煮血肠和手抓时,开锅稍煮即吃,肠和肉中带血,吃起来又鲜又嫩,一般不喜欢把肉煮老或煮烂吃。牧民有吃生肉的习惯,一般是冬季吃冻肉,或风干后吃。认为,这样即鲜美又能开胃活血,能增加身体热量,抵御寒冷。米和面粉也是现在牧民不可缺少食物,米,多以碎肉煮成肉稀饭 ,或煮熟浇上溶化的酥油,有条件的人家再加上白糖吃;面粉多以酥油炸饼,还有的人家把面和好做成小饼,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在碗里浇上酥油撒上白糖吃,叫做水煮饼,还做肉包子和面片吃。蕨麻,有“人参果”之称,果洛各地都有生长,蕨麻的吃法,一般煮烂捣碎,与糌粑、酥油、曲拉和红、白糖混合,盛于盘中,等酥油凝固后取出用刀切削吃,十分甜美,藏族谓“信木”(即点心或香甜之意,俗称藏民点心),是过年过节必备食物,赠送亲朋的佳品。平时牧民们把蕨麻煮烂,浇上酥油吃或与酸奶拌在一起吃。或蕨麻米饭混合起来吃。茯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饮料,日常烧成清茶或奶茶喝。果洛牧民常用的调味品有盐、花椒、干姜、草果和野葱花,煮稀饭、煮肉,烧“甲汤”必放这些调料。碗儿糖,俗称藏糖,藏语谓“吾仁木”,形似小碗,土黄色圆糖块,吃起来酥软,甜而不腻。牧民喜饮“阿热”即青稞酒。
服饰和穿戴
果洛藏族的服装,主要有羊皮和羊羔皮藏袍为主。藏袍上身宽大,圆领,下身一尺五左右,袖根宽,袖口窄,领子用红条绒、氆氇、羔皮做面,有的领背面镶豹皮和水獭皮。衬衫,男以白、黄棉布或绸缎,女以紫红、白、绿平布或绸缎缝制,衬衣式样,男女都喜欢穿大襟的,袖长过手,身腰短宽,女衬衫身腰长短一般到肚脐。富有人家一般做绸缎衬衫,还镶上彩色衣边。果洛藏靴不分男女,以红牛皮做靴筒,黑牛皮做脚面,红牛皮里面填毡做成“鼻梁”,尖部翘起,紫红氆氇或石羊皮做靴统,薄毡做里,生揉牛皮做底缝制。皮帽有狐皮帽和羔皮帽两种,用红、绿、黄、兰彩缎或锦缎做面,帽顶用红、黄、绿、兰各色麦尔登尼做成层次分明的圆顶,叫做“特木克”,成为果洛地方特有的帽顶,从戴这种式样皮帽的人,可以看出他是果洛藏族。夏季戴藏语谓“甲夏”的藏礼帽。这种礼帽边宽大,既可遮日晒,又可防风雨,美观大方,深受藏族人民喜爱。氆氇褐衫和毡衣是牧民们人人必备的防雨御寒服装。氆氇是民间用羊毛绒土法纺织的细褐子,染成紫红色,缝成宽大藏服,可以罩皮袄穿,雨天穿此衣可将人马和所携带物品全部盖住不被淋湿,氆氇因与袈裟色同,僧人也都穿;毡衣是毛毡缝成抖蓬,防雨御寒。
果洛地区藏族穿衣时男人们把皮袄高绉到膝盖以上,背后形成一个大囊,可以揣进不少随身携带的小物品。妇女皮袄长穿盖过脚面,并将头发梳成细发辫,用辫套套住系在背后腰带上,辫套上系有琥珀之类的首饰或银碗、银元、珊瑚等。
四、物产资源
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自治州的资源优势。天然牧场广袤千里,草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75%,多为山地草场和草甸植被,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水力资源得天独厚,淡水储量177.7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储量44.6亿立方米,地表水储量133.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65万千瓦,仅在黄河流经本州的河段上,就可建5.2万至105万千瓦的发电站7座。现在,玛沁、达日、甘德、久治、班玛等县都建有水力发电站。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煤、金、铁、铜、铬、钴、锌等10多种。仅煤的矿点就有6个,已建成开采的煤矿4个。班玛县的多卡金矿,玛多县的布青山金矿,玛沁县的玛积雪山金矿,都在全省负有盛名。地处大武镇南35公里处的德尔尼铁冒金铜锌矿以其储量大、品位高、共生矿较多、开采前景广阔而被自治州列入近期开采计划。分布在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的汞矿,探明储量4206吨,列全国第6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而且多为珍禽异兽,在莽莽草原上和深山密林中,生活着水鹿、白唇鹿、毛冠鹿、狍鹿、野驴、盘羊、鬣羚、石羊、獐子、弥猴、雪豹、小熊猫以及雪鸡、褐马鸡、白马鸡等。其中麝、金钱豹、丹顶鹤等19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治州盛产中药材冬虫夏草,个大、肉肥、色泽金黄,享誉中外,年产量达3吨左右,产值上千万元。在河流湖泊之中有大量鱼类生存,青海湟鱼、四川哲罗鲑、开口弓鱼、无鳞花斑裸鲤鱼、重唇鱼等相当丰富,仅扎陵湖、鄂陵湖储量就有60万吨。自治州林业用地面积5324.6平方公里,其中有原始森林面积208.5平方公里,疏林地90.7平方公里,灌木林地5004平方公里,无林地21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量579.2万立方米。主要木本树种有四科十余种;灌木树种十六科八十余种。
五、名胜景观
果洛州不仅以神奇的山光水色令人心弛神往,而且以悠久的历史,神秘的传说更使人流连忘返。海拔4800米的黄河正源卡日曲,就是大旱之年也是流水哗哗,清澈见底;无数海子泊构成的星宿海,总是海子和水泊密密麻麻,星罗棋布,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好似无数晶莹闪亮的珍珠宝石镶嵌在翡翠般的玉盘上;神奇美丽的姐妹湖,是珍禽异鸟栖息繁衍之地,每年四、五月间,数以千计的天鹅、斑头雁、黑颈鹤、棕头鸥、赤马鸭等到这里产卵育雏,形成水美鸟飞的秀丽景色;雄伟多姿的阿尼玛卿雪峰,海拔6282米,山势巍巍磅礴,冰峰雄峙,植物分布带十分明显,山底平谷地带可以种植青稞等农作物,海拔3600~3800米处是针叶林,海拔3800~4000米处是高山灌丛,雪线附近是高山草甸草场,自然风光奇异夺目;神秘瑰丽的年保叶什则,谷深沟险、嶙峋怪石鬼斧神工,山脚下西姆措圣湖的湖水碧波荡漾,湖畔绿草如茵,湖映水色树影,随天气变化,时而美如仙境,时而恐怖阴森,如梦如幻,神秘莫测。班玛县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林边的藏家石制碉楼点缀期间,焕发藏域风格自然景观;达日县的格萨尔狮龙宫殿为你展现出绚丽多采、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格萨尔雕塑;建筑风格各异的61座藏传佛教寺院;另外红军遗址3处,古城4处,化石点2处,石刻1处。如班玛县的蜀文化石棺葬和魏、晋、唐、宋时期遗址,玛多县的唐代吐蕃时期遗址和墓葬及莫格德娃遗址,玛沁县的新石器齐家文化遗址和青铜器,班玛县亚日堂乡扎洛村的红军哨所,达木沟红军标语等等。
红军遗址
果洛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也是青海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1936年7月,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军团、六军团和第三十二军约15000多人长征到达班玛的绒玉(今班玛县仁玉)、王楼(今称王柔,即亚尔堂乡)哑公寺(今江日堂乡亚尔堂村)和久治的康干一带。7月中旬,红六军团一部进至尕昂沟(今江日堂乡尕日玛牧委会)后,在阿什羌河南岸与马步芳青南边区保安司令部骑兵一旅喇平福团一部遭遇,歼敌一个排,击溃一个排,突破了马步芳在青南设置的第一道防线,占领了白玉寺。红军部队在这里停留半个多月,讲解政策,宣传群众,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很快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当地群众主动为红军筹备粮草,救治伤员,抬担架,当向导。红军的到来,点燃了果洛草原的革命火炬,使长期处在黑暗中的果洛人民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红军在班玛驻扎期间,曾在唐摇沟口山林和吉德寺、班前寺、灯塔寺、扎洛村、纳达村、子木达村等地驻防休整并筹粮草,为防止意外和驻守白玉寺的喇平福部的偷袭,在班前寺周围的子合山和扎洛村后的所洛山上修筑临时哨所和掩体工事,至今遗迹尚存。红军走后,在当地藏族群众中流传着“红军走了,村寨空了,村寨空了心不焦,心焦的是红军走了”的充满依依惜别之情的歌谣。为了表示对红军的怀念,群众把红军经过的子木达沟称为“红军沟”,把红军走过的一座独木桥叫作“红军桥”。红军当年在子木达沟口南侧石崖上书写的“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的巨幅标语,至今字迹清晰,历历在目。1985年,班玛县政府在此建立了一座“红军亭”,供人们游览瞻仰。
黄河源纪念碑
黄河在果洛大地上蜿延760公里,流经五个县,逐步汇成一条波涛滚滚的大河,然后,越出州界,奔流而去。在扎陵、鄂陵两湖之间的措哇尕则山上建有“华夏之魂黄河源纪念碑”。竖有青铜铸牛头碑,碑文“黄河源头”四个大字是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班禅大师分别用汉藏两种文字亲笔题写的。现已成为一大人文景观。凡是到黄河源头观光的人们,无不居高眺望,在河源碑前摄影留念。
六、民族宗教
果洛州藏族群众几乎普遍信奉藏传佛教,有大小寺院61座,分布全州各地,是宁玛派寺院最集中的地区,占全省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很多牧民群众虽然不识字,但都能口涌《如意经》、《度母经》等佛经,在藏族传统社会中,一方面藏传佛教寺院遍布各地,社会上的信教群众,除参加本地区举行的大型宗教活动外,平时家中供奉佛像,点酥油灯、献净水、念嘛尼、朝拜寺院、请僧念经等。另一方面,渗透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民间宗教,仍在很在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需求、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民间普遍存在对神灵的崇拜。祭拜场所到处都有,如“敖包”、“煨桑台”、“嘛呢堆”、“佛塔”等。龙神、年神、山神、水神都崇拜,特别是对山神格外崇拜,每逢藏历年,便有许多藏族群众,怀着无限虔诚之心,络绎不绝的从四面八方赶来,顶风雪、冒严寒,叩着长头绕山瞻拜一周,祈求消灾免祸。另外对神湖神石都崇拜,到规定时间,大家聚集在崇拜地,举行各种宗教活动,进行煨桑、念经,还伴有赛马、射箭、打靶、竟技等多种活动以娱诸神,特别是老人们经常手持念珠或小嘛呢轮,口诵“奄嘛呢叭咪哞”的六字真言,绕佛塔,转神山或嘛呢堆(用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块垒成堆,供过往行人巡礼的宗教点)、祭“敖包”等。
寺院是广大僧众供佛、诵经和聚众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果洛的历史上,寺院既是藏族文化的中心,又是贸易交换的集散地,也是历史文物较集中的存放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重建、维修,寺院面貌为之一新。全州共有大小寺院61座,占全省藏传佛教寺院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宁玛派寺院占近三分之一;为了弘扬藏民族文化,各个寺院把“羌姆”(藏戏)引进寺院,潜心挖掘、搜集、整理、说唱《格萨尔》的传说。
果洛地区的宗教活动名目繁多。由于传承系统不一,各有各的佛事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住寺僧侣以寺为家,除按各自教义、仪轨主修经文、参加本寺佛事活动外,还外出募化布施、诵“平安经”(祈愿人畜平安)、超度亡灵和应邀评事说理、调解纠纷等。社会上的流散僧侣,有的专以宗教为职业,常年串帐走户,获得生活来源;有的在家诵经,参加生产劳动,定期参加本派寺院的佛事活动。规模较大的寺院,每年举行数次或十数次不等的大型法会。主要有藏历正月举行的纪念释迦牟尼的“毛兰”即祈愿法会;白玉寺在正月初八至二月八日举行的“如来三身”修持会;拉加寺在农历三月三日至十五日举行的供养法会;在七、八月间大多数寺院举行“亚尼”活动;农历十月举行的为纪念宗喀巴圆寂的“安木乔”,即五供节等。每一大型宗教活动都是盛况空前,教徒云集,少至数百多至成千上万。
七、社会经济
自治州以牧为主,全州可利用草场58467.74平方公里,占青海省的16.79%,牲畜有牦牛、藏系羊、马和少量的山羊。几十年来,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以草原、畜牧、兽医为主的县、乡、村三级畜牧业服务体系完善,历史上一些经常流行的严重危害牲畜的烈性传染病,有的已经被消灭,有的得到控制,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也能得到及时治疗。通过草原灭鼠、人工种草和修棚打圈以及“四配套”(即定居住房、牲畜棚圈、网围栏草场和道路相配套)建设,使草场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载畜能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牲畜分户经营,草场进行了承包,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自主经营和建设、保护、利用草场的积极性,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使畜牧业逐步实现由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在班玛、玛沁两县的小块农业区,有耕地2.55万余亩,适宜生长小麦、青稞、洋芋、油菜籽等农作物。过去,耕作粗放,长期处于二牛抬杠、牦牛踩场的状态,土地利用率不高,生产水平很低,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平均单产不足50公斤。现在,通过推广先进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精耕细作,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果洛工业企业从无到有。奶肉制品加工、制革、采矿、电力等工业建设,是本着“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原则,逐步发展起来的。用牦牛奶生产的“雪山牌”奶粉、牦牛肉生产的雪山牌牛肉干、牛肉脯,是州乳品厂开发生产的雪山牌系列产品的几个主要品种,以味道纯正,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食品闻名遐迩,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在巴颜喀拉山南麓、班玛县境内的多卡金矿,是全国地处海拔最高的矿区,青海省第一、第二号采金船就在这里进行机械采金。此外,水电、原煤、建材等也都在全州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果洛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历史上的果洛交通闭塞,境内没有一条由人工修筑的道路,牧民群众世世代代靠双脚或畜力穿行在草原荒漠之中。经过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中央西部大开战略的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道路四通八达,部分县城已通油路,县乡公路全部建成开通。
果洛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民族教育成绩显著。建政前,国民党政府虽在康干、康赛两地办过两所初级小学,但在校学生共计不足百名。加之资金、师资短缺,终未能坚持下来。建政后,自治州十分重视民族教育,重视本民族人才的培养和牧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1954年建立了第一所民族小学,以后各级各类学校象雨后春笋一样先后建立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民族教育为重点,普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扫盲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格局。
果洛科学技术事业从零起步。建政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州委、州政府把科技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提出了科教兴州的战略思想,以改革促科技,以科技促经济,科技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果洛文化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果洛人民创造了许许多多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的文化艺术。舞蹈、民歌、谚语、说唱、壁画、雕塑、藏戏等多种文艺形式丰富多彩,尤以民间谚语颇为盛兴,舞蹈、民歌最为流行。男女老少能歌善舞。舞蹈节奏明快,舞姿奔放,令人振奋;民歌高亢激昂,悠扬动听,使人陶醉。充分表达了果洛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对幸福的追求。建政以后,果洛人民又通过这些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歌颂共产党,赞美新生活,憧景美好的未来。现在,果洛草原上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传统的文化艺术发扬广大,新的文化形式不断出现。州上有民族歌舞团,州县都有电视台、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和新华书店,乡(镇)有电影队,电视卫星差转台。一部分群众开始过上了现代文化生活。
果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建政前的果洛没有医疗机构,民间藏医药发展极为缓慢,牧民有病只能听天由命。建政后,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健康极为关心。州、县都建起了人民医院、藏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地方病防治所(站),各乡也建起了卫生所,牧民群众中缺医少药看病难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草原上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或被消灭。群众有病基本上是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重病也可以在州医院得到治疗。人们的医疗状况得到改善。
自然环境
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气候,具有显著的高寒缺氧、气温低、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州地势高峻,易受北方和西北方的寒流影响,日照时间长,降雨(雪)量较多,蒸发量大,多阵性大风。年降水量为400─760毫米,素有“北方气候南方雨”之说。果洛因受地形地势影响,相对形成3个降水地区。东南较湿润的班玛、久治等地年平均降水量为655.8─759.8毫米,年降水日数达175天左右;其中久治县为青海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区,夏秋之际,几乎终日阴雨连绵,天不放晴。西北部的中心站、玛多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306毫米,年降水日数在120天左右。中部大武、吉迈、甘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74─540.9毫米,年降水日数118─162天。
由于海拨高,氧气含量只占内地的60%左右,一年中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而通常又把冷暖两季分别称为冬季和夏季。冬季漫长而严寒,干燥多大风和雪雹天气;夏季短促温凉,乍暖还寒,多雨并伴有雪雹,自然条件极为严酷。
灾害:
果洛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气候复杂多变,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加之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天然草地植株低矮、稀疏,易被大雪覆盖。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雪、旱、雹、风、涝等。
雪灾:畜牧业生产上的主要灾害,果洛地区易发生在每年10月至翌年5月的牧草枯黄期。果洛地区雪灾一般是“十年一大灾、五年一小灾”,局部雪灾年年有,仅1972~1993年的20年间,较大雪灾就发生过8次,共损失牲畜240万头(只、匹)。发生雪灾期间,对畜牧业经济的破坏力极大,如1993年1月~3月,州境内大部分地区降大雪,雪深达50厘米,致使全州六县30个乡受灾,7250.7万亩草场淹埋在雪海中,52940人受灾难,占牧民总人口的57%。共死亡牲畜57.96万头只,其中成畜死亡35.24万头只,占年初存栏数的12.7%;仔畜死亡22.72万头只,死亡率高达48.99%,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82.44万元。
旱灾:畜牧业生产上的主要灾害之一。果洛地区易发的时间是春、夏季,这时正是牧草生长期,导致牧草生长缓慢,产草量下降,对畜牧业生产影响大。容易造成翌年冬春大量牲畜死亡。如:1969年6月~8月间,玛沁县降水低于平均值33毫米,严重影响了牧草生长,造成次年春季损失牲畜10.71万头只,其死亡率占当年牲畜总数的14.8%。1979~1980年,玛多县连续大旱7个月,致使黄河断流,泉水干涸,造成扎陵湖、黑河、黑海、县国营牧场的14个生产队8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
雹灾:州内易发雹灾时间为5~9月间。冰雹对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如:1964年6月17日,达日县吉迈乡降雹。冰雹大如鸡蛋,机关、部队人员被打伤15人,其中重伤6人,打死1名牧童。打坏帐房20顶、牲畜数头匹。这一年玛多县雹日高达30天。1995年5月24日16时,玛沁县大武地区降雹,雹径45毫米,造成车辆、人、畜受损,经济损失达20万元以上。
鼠害:果洛州鼠害面积大、分布广,给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影响。果洛州天然草地以高寒草甸草地为主,植株低矮亦是鼠类活动最适宜地区。鼠类对草地的危害主要有3个方面:其一,啃食牧草与畜争粮;其二,挖洞掘土,破坏草地;其三,挖洞造丘影响土壤肥力。凡严重危害区植被破坏率高,原生植被全部或基本被破坏,呈现大面积秃斑、裸地、地表疏松,蒸发量大,土质变劣,从而生长一些牲畜不喜食的杂草或毒草,夏秋季尚能看到一点绿色,冬季则因牲畜践踏和风蚀,成为不毛之地的“黑土滩”。中度危害区植被破坏率20~70%不等,地表多鼠类挖掘和风蚀而形成的大小不等的秃斑凹地,有些草皮基本被掏空,成为岛屿状,植被根系因吸收不到水分而逐年枯死。
旅游资源
神奇、美丽、富饶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风光幽美奇异,有插入云天的陡峭雪峰,有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有蜿蜒流淌的源头溪流,有宛如明镜的海子湖泊,有广袤千里的金色草原,有数以万计的牛羊骏马……全州境内有旅游景点70余处,其中江河源头、阿尼玛卿峰为国家级旅游景点二处,玛沁县的阿尼玛卿峰、玛多县的江河源头、久治县的年宝叶什则、玛沁县拉加寺、玛多县扎陵湖、鄂陵湖、班玛县的原始森林及子木达红军沟、哨所、扎洛村、果洛先民遗址,玛多县莫格德哇遗址、久治县白玉寺等省级旅游景点十二处,州、县级旅游景点61处。全省对外开放的九座山峰中果洛境内就有阿尼玛卿峰、年宝叶什则、雅拉达则和措哇尕则等四座,大部分地区未曾经过人类的“改造”、“干预”、“雕塑”,完整地保留着自然界的本来面目。这奇景妙地,天然造就,独树一帜,实为奇观。
果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境都焕发着藏域腹地风景殊异的民族风格与外迥然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观。它已成为国内外众多游客登山探险、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玛沁县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玛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是一个藏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全县土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1763.62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628.01万亩,占草地面积的92.3%。境内平均海拔在41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3.9—3.8℃之间,无绝对无霜期,冷季长达8个月,牧草生长期短,植被稀疏,产草量低。高寒缺氧和自然灾害频繁是玛沁突出的气候特点,冬春季多风雪灾害,夏季多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草地鼠害猖獗,草场退化、沙化严重,黑土滩面积较大。
全县共有7乡2镇,32个牧委会,89个牧业合作社,全县总人口39979人,其中农牧民人口23828人,占总人口的59.6%;藏族人口37719人,占总人口的84.3%。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72.06元,同比增长4.7%。全县地域辽阔,境内资源比较丰富,有金、银、铜等20多种矿产资源;有白唇鹿、雪鸡、香獐、雪豹等珍禽异兽;有冬虫夏草、秦艽、当归、雪莲等名贵药材;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及其支流的洋玉切木曲河、德柯河地带,活立木总蓄积量137.9万立方米,森林面积14.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83%;境内有闻名遐迩的阿尼玛卿雪峰、拉加寺院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二、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情况
(一)畜牧业
截止2006年底,全县共存栏各类牲畜507748头(只、匹),其中马占总牲畜的1.39%、牛34.34%、羊64.27%,共有母畜285504头(只、匹),母畜比例为56.23%;年内全县共育活各类仔畜180375头(只、匹),繁活率为66.29%,较上年增长0.49个百分点,成活率为91.1%;总增各类牲畜170525头(只、匹),总增率为34.27%,较上年增长5.03个百分点;出栏牲畜136419头只,出栏率33.08%;出售牲畜164619头只,商品率27.42%。2006年,拉加镇小块农业区种植农作物1478亩,种植暖棚蔬菜75座,每棚收入在6000元以上。
(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认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力度。2006年,继续把对虫草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作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虫草限采期间共规劝清退外来人员5930人。全县完成人工种草27148亩,完成计划的97%,落实并完成草原毛虫灭治任务25万亩,草原鼠害防治任务410.7万亩。完成封山育林8.6万亩,人工补植5.82万亩,栽植祁连圆柏21.5万株、0.43万亩,高山柳插条269.5万株、5.39万亩,设置宣传牌4块,网围栏16.04万亩。组织实施了投资97万元的森林防火工程,争取生态补偿资金85.7万元。共争取到1550万元的生态移民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了地质勘查、社区规划、初步设计、施工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已完成979万元建设养畜工程的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前期工作,投资14万元的农牧民培训工程,投资844万元购置太阳灶1437台、太阳能光伏电源户用系统1437台、太阳能取暖教室1幢135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县新建和续建工程共28项,其中新开工项目21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40万元,完成计划的344%,较上年上升120.8个百分点。年内德尔尼铜矿完成投资24082万元,是固定资产猛增的主要原因。
(四)民政扶贫及社会保障工作
年内给2156名特困户救助对象发放面粉21.56万斤,现金43120元,给1002名灾民救助对象发放救济粮24.815万斤,青稞1.05万斤。投资130万元的拉加镇综合敬老院和投资130万元的玛沁县老年福利中心项目正在实施当中,多方筹资9.4万元对我县烈士陵园进行了维修。按照《扶贫开发规划》整村推进的原则,年内安排当洛乡190万元的扶贫开发规划项目,购买生产母羊465只,种公羊31只,生产母牛1230头,购买手扶拖拉机23台,建设乡村公路40公里。社区工作开展顺利,己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今年落实五保供养经费79.87万元、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2.64万元。同时,安置城镇各类下岗失业人员119人,完成计划任务的1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500 人,对162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培训,完成计划任务的270%;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完成养老保险扩面65人,续保22人,完成计划任务的325%和147%。
(五)民族教育及文化科技工作
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组织实施了投资296万元的县藏文中学寄校建设项目,投资237万元的拉加镇寄校和143万元的当洛乡寄校建设项目。2006年县财政对教育的实际支出为1296.5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4%。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牧民子女入学率为94%,小学生巩固率达到99.2%、中学生巩固率为99.5%,全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年内共脱盲843人,文盲率为12.9%。全县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达3125人,受益面达77.3%,免去学杂费2882人、46.6万元,为7312人/次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金额达23.99万元。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能源建设和科技示范项目成果,落实3套“村村通”和60套卫星村“户户通”设备。年内共举办畜疫防治、牛羊育肥等内容的农牧民技术培训210人。
(六)卫生工作
全县现有卫生医疗机构33个,其中:县级疾控中心1个,中医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级有2个中心卫生院,6个一般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全县有医务人员153人。截止2006年共有22307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1%,共为10995名农牧民报销医疗费39.7万元。年内12月龄儿童“四苗”全程接种率达85%,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7.58%。计划生育率为98.6%,人口出生率为15.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2‰。
(七)财政
2006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41.4万元,完成计划的129.82%,争取各项转移支付补助新增资金646万元。审计部门共对17个单位进行了审计,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保证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由于地方财政拮据,可支配的财力几乎全部用于人头经费开支,用于公用经费开支的经费很低,满足不了党政机关和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转。
(八)国有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情况
全县现有国有企业2家,民营企业1家。全县工商企业累计达12家,个体工商户744户1203人,年内全县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53.6万元;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43万元,同比增长9.95%。
达日县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情况
达日县地处青藏高原,果洛藏族自治州南部,地理位置东径98°15″—100°33″,北纬32°36″—34°15″之间,东南部与本州班玛、久治两县为邻,西南部与四川色达、石渠等县为界,西北部与本州的玛多县相连,北部与玛沁、甘德县隔黄河相望,全县东西长162公里,南北宽126公里,地形呈蝴蝶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连绵,沟谷纵横,巴颜喀拉山从西北向东南横穿境内。县境内大小河流74条,且分布均匀,以巴颜喀拉山为分水岭,形成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巴颜喀拉山南麓的河流注入长江,北麓的河流汇入黄河。全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县址吉迈镇海拔3970米。达日县属高寒半湿润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冷季风大雪多,气候寒冷,持续时间7—8个月,多有风雪灾害;暖季气候湿润,持续时间4—5个月。年平均气温-1.3℃,最高气温绝对值24℃,最低气温为-38℃,昼夜温差达10—2℃,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雨量为569mm,年蒸发量1119.07mm,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期间多伴有雷雨和冰雹。
二、历史沿革和建政情况
达日地区,秦汉时属羌西部落活动之域。南北朝以后,为党项羌人牧地,唐贞观年间,党项一些部落内附,中央王朝一度在这里设置过羁縻州,委任党项主要部落首领为剌史。高宗时,吐蕃王朝吞并党项诸部,今达日地区归属吐蕃。元代属朵甘思元帅府辖地,明代隶于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明代清初系“果洛克松”(三果洛)中的昂欠本,属和硕特蒙古右翼盟辖。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中央王朝在三部罗克地区封授千、百户,今达日地区属上郭罗克百户辖地。清末,称“旺青九族”。民国十年(1921年)冬,青海地方军阀武装征伐果洛地区,任命红科部落头人为千户,各小部落头人为百户。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后属青海省辖。民国二十七年(1935年)十月以后,归青海省果洛行政督察区管辖。新中国建立之初,今达日县境内居住有红科、上莫坝、岗巴、达哇、查朗、周吉、多日哇、官科、藏吉、和科、特合土、桑日麻等12个大部落,50余个小部落。1952年8月4日,中国共产党果洛工作委员会,西北军政委员会果洛工作团进驻查朗寺,达日地区宣告解放。1955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达日县委员会成立。7月17日,达日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驻多尔哇达。1967年12月12日达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1980年改称县人民政府,辖吉迈、上红科、下红科、桑日麻、特合土、建设、满掌、窝赛、德昂9个人民公社,33个生产大队,111个生产队。1984年,人民公社改社为乡,乡辖牧委会,1985年8月增设莫坝乡,2001年8月吉迈乡撤乡建镇。2003年以来,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搬迁260户移民至吉迈镇,成立了移民区。目前,全县辖9乡1镇33个牧委会,109个牧业合作社,1个扶贫联社,1个吉迈移民社区。其中:上红科、下红科、桑日麻、建设四个乡各辖四个牧委会,吉迈镇、牧合土、满掌、窝赛、德昂各辖三个牧委会,莫坝乡辖2个牧委会。
三、民族、人口和民俗风情
达日县是藏族聚居地区。明清时期,有少数蒙古人散居,后逐渐融合为藏族。达日解放以后,陆续调入一些汉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和土族等民族的干部、职工及家属,到2006年底,全县有6946户,人口26095人,其中牧业户5306户,人口21490人,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达日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其生活习俗,交际礼仪,婚嫁丧葬受宗教、传统文化影响和近年来外来文化冲击,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四、土地利用和畜牧业生产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226.37万亩,其中天然草场2102.49万亩,占土地面积的94%,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676.36万亩,占草场面积的79%;退化草场面积1172.88万亩,其中鼠害面积850万亩,黑土滩面积541..02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为351.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8%,其中灌丛地168.82万亩、宜林地104.24万亩、灌木地81.54万亩,分别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7.8%、29.7%、23.23%。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盲目追求牲畜存栏,草场严重超载过牧,加上严重鼠害,使脆弱的生态环境退化不断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加剧了畜草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县畜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危及到了全县牧民群众的生存。近几年,通过认真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总体规划,完成莫坝乡退牧还草、吉迈、特合土两乡封山育林、围栏安装等工程以及冬季鼠害防治工程,我县草场逐渐有所好转,恶化程度有所减轻。2006年鼠害防治面积达251.54万亩。
到2006年底,全县各类牲畜存栏351069头(只、匹),总增率达到29.35%,出栏率达到34.32%,商品率达到29.28%,适龄母畜比例达到58%。牧民人均收入达1448.25元。
五、工业交通情况
达日县没有大的工业企业。县水电站拥有两台机组,装机容量1000千瓦,年发电量130万度,根据企改工作需要,于2000年整体转让给海南电力局,县民贸公司、外贸公司负债累累,振兴无望,被依法宣告破产。肉联厂、食宿站等企业破产后,以评估出售给个体经营。县粮油公司、自来水公司因种种原因停止运营,但尚未进入破产程序。公路交通方面:全县通车里程达1200.347公里,其中省道105公里,县道公路74.541公里,乡道公路184.304公里,村道128.403公里,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路网络,全县客运量明显增加。电力方面:35kv输电线路已延伸到县城吉迈镇,县城城网改造工程已完成,10kv输电线路已延伸到建设、查朗寺和年毛寺,莫坝、上红科、下红科、特合土、德昂、满掌、桑日麻乡七乡机关驻地太阳能光伏电站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县城吉迈镇和四个乡镇实现了程控电话,县城开通了有线电视;移动通讯方面,8个乡政府驻地、窝赛乡直却牧委会、桑日麻向阳牧委会、特合土扣压牧委会、东穷寺、查朗寺、年毛寺、狮龙宫殿业已开通,其余2乡政府驻地开通了卫星通讯,初步改变了全县信息闭塞的状况。
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截止2006年底,全县有个体工商户442户,从业人员1034人,注册资金1545万元,私营企业7家,注册资金353万元,从业人员97人。
七、财政状况
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95.84万元,比上年增长1127.79万元,增长率为7.6%。其中:第一产业值达到5402.13万元,比上年增加66.83万元;第二产业值达1189.90万元,比上年增加758.4万元;第三产业值达到2603.81万元,比上年增加302.56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34万元,比上年增加139万元,增长率8.2%。实现牧业总产值6458.19万元,实现牧民人均收入1448.25元,比上年增长88..83元,增长率为6.5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1万元。
八、扶贫工作情况
达日县于1992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县,1994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为适应新阶段扶贫工作需要,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县。2006年底,全县贫困户有1690户,6875人,确定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46人。全县牧业户有5306户,人口21490人,有绝对贫困村12个,占村总数的36.36%,绝对贫困户689户,占总户数的13%,绝对贫困人口2685人,占牧民人口总数的13%;低收入贫困村15个,占46%,低收入户数1001户,占19%,低收入人口4190人,占20%。
九、教育、文化、卫生工作
教育方面,全县有藏文中学、民族中学各1所,乡级寄校小学10所,县藏文中学附属狮龙宫殿寄宿制小学1所,在校生2487名,2006年新招收新生385名,学龄儿童入学率84.8%,其中牧民子女入学率82.7%,在校生巩固率为98.4%,非文盲率达84.3%,牧民科技培训180人。全县共有教育工作人员203名,专任教师191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21名,安置教员47名。
文化方面,县城所在地现有广播电视台、新华书店各1家。其余九个乡政府所在地建有电视卫星地面接受站,另外,窝赛、吉迈、建设等乡的部分牧户建有卫星地面接受站。县城有线电视已于1996年开播运行。
卫生方面,全县有县级医疗保健机构5个,中心乡卫生院1所,普通乡卫生院9所,村级卫生室33个。现有卫生工作人员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8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6.9‰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十、自然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达日县主要优势资源有:天然草场、牦牛、藏系羊以及冬虫夏草、大黄、贝母、黄芪、当归、羌活等名贵植物药材。还有棕熊、麝香、豹子、狐狸、黄羊、旱獭等野生动物。据初步调查,达日地区已发现有铁、铜、铀、金、石棉、锡、水晶、磁铁、铝、煤等13个矿点,以上矿产,除桑日麻煤矿已局部开采利用外,其它均未普查,尚未试采。达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全县大小河流74条,主要河流有5条,小面积的湖泊7处。黄河是达日境内最大的河流,县城吉迈镇就在黄河南岸。
达日县在旅游资源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能,除河源地区独特的藏族民俗风情、人文环境和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外,以狮龙宫殿为主的格萨尔文化古迹,在研究和挖掘开发藏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玛多县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玛多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6°55′~99°20′,北纬33°50′~35°40′,北依积石山脉布青山与海西蒙古族自治州都兰县接壤,东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毗邻,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和四川省石渠县接壤,西靠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南北宽207公里,东西长约228公里,四周高山环绕,中部地形开阔、平缓,山体浑圆,滩、丘相间,无明显分界,相对高差小,呈高原地貌,整个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草场面积3448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2709万亩。县内平均海拔在4200以上,大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9%,沸水温度不足80℃。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只有冷暖两季,无四季之分,年平均气温-4℃,极端最低气温达-48℃,属高寒草原气候,即使冷凉作物也不能成熟。全年降水量稀少,年均降水量只有303.9㎜左右,蒸发量却较大,全年蒸发量为1374.6㎜以上,年均相对湿度只有38%。光照充足,太阳辐射量大,特别是紫外线辐射强度是海平面的1.5倍以上,气候特别干燥。大风天气多,风季在当年12月至翌年4月中旬,年均风速3.4m/s。自然灾害频繁,尤其雪灾、干旱、沙尘暴、雹灾频繁发生,近几年大气候的影响,我县草场退化进程加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退化草场面积达2414.4万亩,占草地面积的70%。
玛多县素有“千湖之县”的美誉,黄河在境内流经约300公里,境内大小湖泊有4000多个,其中扎陵湖、鄂陵湖是我省最大的淡水湖,盛产无鳞湟鱼,主要有无鳞花斑祼鲤、极边扁咽龃等8种野生鱼类。境内自产自表水资源约14.3亿立方米,丰水年可达17.3亿立方米,生态环境奇特,珍禽异兽较多,是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有鸟类38种,兽类29种,其中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雪豹、白唇鹿、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鹿、猞猁、荒漠猫、大天鹅、雪鸡等。
药用植物资源品种有284种,其中常见的和常用的达90多种。主要有秦艽、大黄、红景天、黄茋等。矿藏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煤、金、铁、铜、盐、硼砂等10多种。
随着近几年认真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2131”电影放映工程,目前县城和三乡一镇已建成电视差转台,县城开通闭路电视,可收看20多个卫星电视频道和加密频道节目,同时建成了县城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图书馆。
玛多县地处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奇特,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享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人文景观。绚丽的高原,湖光十色的美丽景色,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到玛多县旅游、观光探险。领略河源风光,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和河源藏族同胞的深情厚意。其中著名的扎陵湖、鄂陵湖犹如草原上的两颗明珠镶嵌在黄河源头,扎陵湖面积526平方公里,鄂陵湖600多平方公里,湖中的一些小岛是夏天候鸟自由生活的王国,人们称之为青海的第二鸟岛,有成千上万的斑头雁、棕头鸥、鱼鸥和鸬鹚、黑颈鹤、大天鹅等候鸟。还有牛头碑、香港回归纪念碑、澳门回归纪念碑、黑海海心山鸟岛、猴王山、人头山等等,是民族风情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玛多县海拔在4200米以上,quot;font-size: 16pt"> 非公有制经济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县委、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引导管理,改善消费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环境,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305户,从业人员487人,注册资金373万元,总产值81万元,销售总额2676万元。私营企业8户,从业人员109人,注册资金619万元,营业收入135万元;企业19户,法人企业11户,注册资金80万元,其中国有企业15户,集体企业3户,有限责任公司1户。
财政金融 久治县财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在总财力中,人员供养部分占102%,可供财政支出的其它费用非常有限,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执行“保工资、保重点、保运转”的财政政策非常困难。以2006年为例:
实际预算收入完成为7661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为7464万元,地方组织收入完成158万元,地方收入占总收入的2%。在地方一般收入中:营业税完成66万元;个人所得税完成35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3万元;罚没收入完成5万元;专项收入完成3万元;其他收入完成46万元。
2006年财政总支出7661万元(含专项)。主要支出项目为:基本建设支出1198万元,农业支出239万元;天然林保护支出175万元,水利和气象支出34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8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952万元;卫生经费支出为645万元;抚恤和社会救济福利费支出为254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790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361万元(年初未预算);行政管理费支出2005万元;公检法支出为364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410万元;专项支出5万元;政策性补助支出30万元。
从以上财政运行情况看,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大,2006年人员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91%;二是行政成本过高,由于距离省州府路途遥远,油价高于其它地区,公务用车支出较大;三是各项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尖锐。一是县财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无法落实,影响了我县的建设。二是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刚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合理。
为稳定县财政,县政府在全面完成牧区税费改革,兑现取消牧业特产税和减免牧业税的同时,通过强化预算管理、清理预算外资金等措施,在支出没有突破预算额的情况下,基本做到财政收支平稳。在确保了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保障了重点工作支出的需要。
民政扶贫 我县属省定贫困县,全县共有特困人口1078人,救助对象有11858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对象880户5104人;五保对象共有396户396人。全县享受“低保”的有128户549人,其中:在职职工30人,下岗职工18人,离岗人员15人,企业退休无保障人员36人,三无人员8人。全县现有老年人口1987人,其中:特困老人899人。敬老院5所,供养五保老人36人。优扶对象共有34人。全县基层牧委会干部44人。
社会各项事业 教育,全县有藏文中学、民族中学各1所,乡级寄宿制小学7所(含寺院学校1所),共有教职工187人,在校生2763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5.7%,牧民子女入学率达94.9%。卫生,全县五乡一镇共有19个医疗机构,即:2个中心卫生院,4个卫生所,13个村卫生室。目前卫生总人数有16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2人,工勤人员4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8人,中专学历人员24人,无学历人员10人,高级职称人员1人,中级职称人员5人,初级职称人员36人。村卫生室总人员73人,其中,接生人员22人,牧医51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人,相当于中专水平人员18人,无学历人员54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4‰以内,计划生育率为83.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得到落实,目前有63家行政、事业单位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93人,年内征缴医疗保险金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