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与甘肃省红古区相连,县城所在地川口镇川垣新区。全县总面积1890平方公里,辖8个镇,14个乡,318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居住着汉、回、土、藏等14个民族,总人口387041人,其中少数民族214772人,占总人口的55.49%。少数民族中回族156546人,土族43585人,藏族13752人,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89%,20.29%和6.4%。现有耕地470074亩,其中水浇地119669亩,浅山地253805亩,脑山地96600亩。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属干旱气候地区。
森林覆盖率19.5%。海拔1600米至4200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葱、韭、大头菜,辣椒、苹果等蔬菜水果。现以探明的矿藏主要有金、镁、铜、煤、石油、石膏、石灰石、矿泉水等,县内交通四通八达,甘青铁路、兰宁高速公路、109国道穿境而过。川官、川杨、川马柏油路辐射8镇15乡,乡(镇)村村通公路。截止年底,全县通车总里程达2048.6公里。其中二级油路15公里,三级油路146公里,四级油路467.6公里,四级砂路1421公里,23个乡镇都通了油路。318个行政村全部通了等级公路,其中12个乡镇61个行政村已实施乡村级道路硬化公路1421公里。县内民和大桥、湟水河桥,与县外联结的官亭、享堂、团结、下川口大桥,乡村道路中型桥梁15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6%,有限电视用户6500户,电信固定电话用户27500部,移动电话用户21800部。
行政区划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最东端,隶属于海东地区。全县设23个乡镇,其中有8个镇(川口、古鄯、马营、官亭、峡门、李二堡、满坪、巴州〉、15 个乡(马场垣、北山、核桃庄、隆治、总堡、大庄可转导、甘沟、新民、松树、联合、西沟、前河、中川、杏jU,辖318个行政村,1849个农业合作社。
人口资源
民和县是青海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全县共有375161人,其中农业人口343847人,占总人口的91.7%。乡村劳动力有166157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6.6万多人。非农业人口31314人,剩余劳动力有5000多人。
历史概况
民和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们已在此繁衍生息。秦汉以前为羌人居地,西汉时纳入中央政权版籍。汉武帝和汉昭帝时期,在包括今民和地区在内的湟水流域设郡建县,金域都治(允吾〉,就设在今民和境内的下川口一带,自此,民和成为青藏高原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汉宣帝时,赵充国屯田河澡,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开始传入民 和。魏晋时期,在今中川、官亭一带设自土县。北魏在今古部北古城设金城县,后改为龙支县。宋为河湟吐蕃角厮移地方政权辖地,后隶于西夏近百年之久。元隶于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清辖于碾伯所。民国19年(1930年),建立民和县。1949年9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民和县,并于当月成立了民和县人民政府。 1978年民和划属海东地区。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自然环境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边缘。东北与甘肃省永登县、兰州市红古区相连;东与甘肃省永靖县接壤;南隔黄河与甘肃省积石山县相对;西、西北及北与本省循化县、化隆县、乐都县毗邻。地理座标东经102°26`--103°04′,北纬35°45′--36°26′。县境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海拔最高4220米,最低1650米,平均海拔高度2100--2500米。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祁连山系的达坂山和拉脊山余脉,构成县境地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部多为高山。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迭,地形复杂。湟水、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县境北部和南部,形成湟水、黄河两大谷地。地貌特征大致可概括为“八条大沟九道山,两大谷地三大垣”。民和地处北温带,属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温度9℃,年降水量292.2毫米左右,无霜期198天。
民和县东西处于西宁、兰州两大省会城市连接点的中心位置,南北处于黄河和湟水河流域中间,在青藏铁路沿线和甘青两省东西结合部,并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活跃的109国道、兰西高速公路主轴线,具有相对优越的区位、气候、交通条件。
环境治理
2006年对南大街、东大街、胡同道的人行道、道路边沟,排水管道进行了维修改造,并安装了照明设施。人行道铺设彩砖14200平方米,铺设旧道牙石2740块,整修旧道牙石2260块。粉刷楼房18幢,面积18000平方米,清洗楼房和墙面面积达10813平方米。胡同道农房墙面摸沙浆300平方米。整修和油漆大什字栏杆、沙坡子路栏杆和民和大桥栏杆,挡土墙800平方米,总投资达标104.38万元。整修检查井盖82个,更换路灯灯头62盏,更换被盗路灯电缆220米,维修路灯灯杆12个,新安装路灯38盏,路灯电缆1200米,并对市内的树木、排水道进行了整修,总投资达20万元。拆除临街户外陈旧广告牌153个,更新门头广告牌261个,设置的广告灯箱80个,大型彩门3个,更新过期破损影响市容的广告灯箱板面60个,道路保洁23.3万平方米。完成街道绿化、灌木及草坪52124平方米,公共绿化9260平方米,周边绿化12460平方米,居民庭院绿化10311平方米,单位庭院绿化22100平方米。完善供水供暖体系,保证供水供暖。全县化学需氧量、氨氮、粉尘、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4500吨、256吨、12250吨、2240吨、3600吨,分别削减500吨、64吨、5250吨、560吨、400吨,削减率分别为10%、20%、30%、20%、10%。建设项目环评率100%,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工业企业的排污申报率达到100%,其它行业排污申报率达到85%。
土地资源
全县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其中河谷地占总面积的28.14%,山地占71.86%。2005年底实有耕地面积461969亩,其中水浇地108750亩、浅山地253505亩、脑山地93714亩,退耕还林地215122亩。全县荒山、荒坡、荒滩、荒沟宜林地面积81.7万亩。
矿产资源
经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境内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县已探明藏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燃料等矿种15种。即锰、褐铁矿、赤铁矿、铜、金、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花岗岩、石英石、石膏、煤、石油、天然气、矿泉水等。
水利资源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736567.06万立方米/年,其中自产地表水27250万立方米/年,地下水总储量为7656.56万立方米/年,客水2701660.5万立方米/年。
地表水—县境内大小24条河流,多发源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拉脊山脉高山区,按流水状况有常年流水河、半流河和时季河,主要靠降水补给,次为高山积雪融水。各河道流量小,但落差大,有发展小水电的潜力。
地下水—山区地下水除解决人畜饮水外,多数渗出地表后又汇入河流成为河川基流,无开采价值,可供开采的仅为平川地区地下水。
客水—资源比较丰富,湟水、黄河、大通河三大过境河流年总径流量为2701660万立方米。现利用水量10171万立方米,占年总径流量的0.37%,其中黄河5765万立方米,湟水3022.4万立方米,成为全县农业灌溉主要 水源。
经济产业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 3.45%。其中,第一产业3.05亿元,增长2.23%:第二产业,5.14亿元,增长13.66%;第三产业6.4亿元,增长19.48%。
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脱毒马铃薯、杂交油菜、温棚蔬菜、冬小麦等四大优势作物为主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7.3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53.8万亩的69%。针对去年夏旱严重的实际,切实强化支农惠农投入,共发放农贷1959万元,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3672.4万元,有效提高了农业抗灾、农民增收的能力;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草食畜存栏达到28.15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2.37亿元,增长13%。畜牧业人均纯收入49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9%;劳务经济效益明显,共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2.1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98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1124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完成退耕还林地补植补种2.5万亩,“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6065亩,天保工程人工造林1050亩,封山育林4万亩。完成四旁植树53.93万株,农田林网20万株,公路绿化262.91公里;新农村建设从抓规划、抓投入和村容村貌整治入手,先后投资115万元,编制完成了5个试点村和41个规划编制村的建设规划。同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48亿元,集中向试点村和规划编制村倾斜,着力实施农民直接受益的实事工程,水、电、路、通讯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调整结构、推动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支持工业企业按市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能,扩大生产规模,电石、特种铁合金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53亿元,增长24.93%。实现工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25.02%。全年实施工业性项目20项,总投资达2.5亿元。其中新开工建设6项,完成投资8395万元,实施技改项目14项,完成投资1.66亿元。同时,提出并积极运作冶金工业园区建设,园区规划正在审批之中,有12户企业申请在园区建设28台1.25万KVA以上矿热炉项目已上报省有关部门核准,为工业经济的提速增效增添了新的活力。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集中治理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控制目标。
城镇功能不断完善。立足于解决脏、乱、差,投资138万元对旧城区沿街道路、建筑物、路灯等进行了改建维修,对交通和市场秩序、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旧城区市容市貌明显改善。东垣新区建设稳步推进,川垣北路、二路、三路道路与排水工程、明达商贸城以及畜牧、工商等6个单位办公楼项目陆续竣工。高度重视县城绿化工作,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9.2万株,公共绿地种植草坪5.5万平方米,县城净化、美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动员县直单位干部职工对县城南山进行造林整地。年内,新区五个住宅小区投入建设资金6074万元,新增住宅216套,人均住房面积达19.7平方米,居民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多方融资,市场化运作,加快官亭、古鄯等7个建制镇和公路沿线部分乡镇集市改扩建步伐,小城镇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共实施续建和新建项目106项,当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增长39.24%,其中,行政辖固定资产投资6.79亿元,增长15.07%。中小学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村道硬化、农村沼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天保工程人工造林等77项已完工;古鄯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9乡镇34村人饮、川总公路川口至下川口段、前峡公路、下川口大桥、川垣新区商业步行街、生物燃料酒精等29项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共实施引资项目22项,累计完成投资3.04亿元。
财税金融运行平稳。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19万元,较上年增加1055万元,增长29.6%。完成财政总支出3.95亿元,增长26.8%。全县干部职工的“老五项”政策性欠费全部消化,县乡机构运转经费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压力有所缓解,开始向良性运转的方向发展。金融平稳运行,全县银行存款余额达12.15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2.55亿元,增长26.5%。贷款余额达6.03亿元, 比2005年末减少1538万元,下降2.5%。
民生质量有较大提升。大力推进开发式扶贫,落实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1795.6万元,扶持农户3477户1.6万人,在峡门等乡镇新建产业化藏毯加工点6个,投资100万元的财政支持科技扶贫项目在巴州等12个乡镇全面实施。异地扶贫取得新进展,社会帮扶工作扎实有效,累计帮扶资金达到363万元。年内共解决了1.5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救助制度,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1123.46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发放救灾面粉182.5万公斤,救灾款101万元,特困户救助资金和五保户供养资金194.3万元,发放特困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城镇低保等医疗救助金115.6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883万元,确保了全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面完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改革,城乡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51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8元,增长15.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6亿元,增长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