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基本概况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脊山东端,东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肃省临夏县接壤,南临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同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为邻,地处东经102°—102°49,北纬35°25′—35°56′之间,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四面环山,黄河流经其中,川道平衍,森林茂密,农田肥沃,牧草丰美。全县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57公里,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21%。境内海拔在1760米到4635米之间,平均海拔2300米。年均气温10摄氏度,年均降雨量为268.6毫米,无霜期约220天,全县辖5乡4镇154个行政村,21378户12.17万人,撒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2.2%。据专家组考证,撒拉族原居现属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的马雷州撒尔赫斯地区,约于元朝初携带手抄本《古兰经》东迁定居于青海省循化县,现已有700多年历史。撒拉族定居循化后,由于与周围各民族间交融,人口得以快速繁衍,新中国成立初撒拉族人口达2166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5%。1954年,正式成立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循化县的基本概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居住着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分人口的94%,其中撒拉族7.57万人,占总人口的62.2%;藏族2.84万人,占23.4%;回族1.02万人,占8.4%;汉族7200人,占5.9%;其它民族人口191人。
二是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全县农业人口10.65万人,占总人口的91%;耕地面积14.28万亩,其中水浇地7.2万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为1.28亩(山水地各一半)。在青藏高原而言,发展深度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豌豆、油菜、马铃薯、蔬菜等,经济作物有辣椒、花椒、核桃、果品、瓜类等。全县有天然草场面积213.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50余万亩,背靠青南、甘南两大牧区,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是贫困地区。循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青海省唯一被国务院重点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近年来,我县在省委、省政府及海东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有较大差距,表现为经济总量小,贫困人口多,最大的县情是县穷、民不富。2006年全县GDP总量为7.1亿元(现价),人均生产总值为575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99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8.4元。全县有96个贫困村,占全县建制村总数的62%,全县尚有50074人处于新划定的贫困线(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占全县总人口的41%。
行政区划
全县现辖九乡一镇,即自庄乡、清水乡、孟达乡、街子乡、查汗都斯乡、道帏乡、尕楞乡、文都乡、岗察乡和积石镇。乡镇下辖154个行政村,674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县属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还有:孟达林场、夕昌林场、文都林场、尕楞林场、园艺场、良种场、种畜场、波浪滩林业苗圃。县城驻地积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商贸中心。
自然地理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端,地处东经102°-102°49,北纬35°25′-35°56′之间,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57公里,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东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肃省临夏县接壤,南临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同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为邻。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端,四面环山,山谷相间,黄河流径其中,川道平衍,森林茂密,农田肥沃,牧草丰美。小积石山支脉——达里加山位于境内东部,周毛卡山位于南部,郭毛喀山位于西南部。其中几座主峰:通布、德通波、当慈山、恰金峰、雷积山、古伟山、渥宝淇、达里加主峰等海拔高达4019米至4636米,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峻岭随时序而变化,春夏苍翠,金秋橙黄,冬雪皑皑,千秋万代雄视着人世间的风云苍桑。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更为奇特,山势东西延神,长约30公里,山峦叠嶂,绝壁千纫,上薄云天,下镇黄河,波浪滩绿洲擎托灵秀山峰千姿百态,民族风情园喜迎八方佳宾。《循化志》述:“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杰竖,竞势争高,远望参参如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而世士罕有津达者,因谓之积书岩,岸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盖鹤衣羽裳之士,炼精饵食之夫耳。《禹贡》一书称:禹劈积石,导黄河自此始,沿流而下,直至龙门”。相传,在孟达乡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交界处的黄河峡谷,还残留着大禹劈山导河的遗迹,露出沃野一片,即今循化。数千年往矣,然而在索同坡黄河南岸有一巨石称“禹王石”,相传大禹导河时曾憩息其上而得名,后人为纪念禹王治水功绩,特在今积石山县大河家修建禹王庙。该地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积石峡。历来,封建王朝在峡口筑关建庙,屯兵驻守,称“积石关”。明、清两朝是西陲重镇河州卫所辖二十四关的第一关。清御史李玑有诗云:“地险天成第一关,岿然积石出群山;登临慨想神入泽,不尽东流日夜潺”。物换星移,人世沧桑,积石峡里,黄河汹涌澎湃,横冲直撞,两岸千纫绝壁,遮天蔽日,大有将崩欲摧之势。积石峡自古以来,是从兰州循黄河谷地通往青海的交通要冲。如今,积石关和清朝所建的禹王庙在无数次狼烟烽火,战乱灾荒的洗涤下已荡然无存,而险峻深邃的积石峡依然是甘青两省间的一道门户,巍然屹立控扼黄河,循大公路依山傍河,蜿蜒穿峡而过。黄河上游青海境内最后一座大型电站积石峡电站前期工程于2005年动工。
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作为中华水塔之一的母亲河,她那浩荡不竭的河水,千百年来象乳汁哺育着循化这块土地。她从西邻尖扎县冲出古什群峡口,滚滚而来,横贯县境北部边缘,从积石峡波涛汹涌东向流出县境。年发电量51.4亿度的国家级大型电站——公伯峡电站主体工程于2001年8月动工,第一台机组于2004年8月开始发电。黄河在县境内全长79公里,可分西、中、东三大段:西段,从隆务河口至赞卜户村,称古什群峡,又称拱北峡,因有奄古录拱北而得名,长18公里。中段从古什群峡口至清水乡马儿坡,俗称黄河川道,长41公里。东段从马儿坡至积石峡东口,孟达自然保护区关门林业检查站,又称孟达峡,长20公里。这两段峡谷十分狭窄,两岸悬崖峭壁,蔽目荫天,河中礁石暗伏,水流急湍,涡旋造浪,咆哮激荡,惊心动魄。自古以来,峡道中舟船不通,可谓咫尺天涯。俗传,孟达峡中有一处名为“野狐桥”的,两岸危峰兀立,巨石对峙,相距仅四、五尺,野狐遇有急难,一跃而过,十分惊险。确有:“黄河急流九道弯,唯有此处五尺宽;势逼野狐自由跳,咫尺天涯路遥遥”。之感。两峡的中段是黄河川谷,黄河两岸,土地平衍,阡陌相连,村庄错落,人烟稠密,是撒拉族主要聚居地区。大部分河面可借木洼,皮筏,船只横渡。但是,夏秋两季(每年6月至10月),因上游冰雪消融,雷雨过后易爆发洪水,这时河水最大流量可达每秒4410立方米,水深达9米多,不但渡河困难,近河沿低处的村庄和田地也有被侵淹之虑,寒冬季节,则水浅流缓,沙滩显露,漂冰冻合,河道弯曲处常结有冰桥,(计有哈大亥,乙麻目,马尔坡,专塘、木厂等处),冰厚1米左右,人畜均可通行。1986年后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等电站蓄水发电,水温升高,黄河冬不见冰。1970年,在县城西乙麻目渡口处建成了黄河大桥,1979年,在县城北河沿建成了积石黄河吊桥,两桥横跨黄河南北,既便利了境内外各民族人民的交通往来,又增添了自治县山河的壮丽。积石吊桥晚景诗一首:“五色群山裹青川,四面绿茵贯南北,铁索悬空堑通途,皮筏木洼不回首。夕阳西下立桥半,涡漩驭浪目晕眩,涛声倦鸟同共鸣,落日晚霞齐增辉”。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2002 年8月重建宽12.5米,长313米的乙麻目黄河大桥,2004年修建宽16米,长518米的积石黄河大桥,不仅方便了群众,又为开发河北滩奠定了基础。
除上述大山和黄河外,自治县中部还有逶迤起伏的孟达山,唐赛山,乌土斯山等山岭,以及由山谷中的溪流泉水汇集而成的东部清水河和西部的街子河两条主要河道。这许多山川河流构成了整个循化地区多山多沟的自然风貌。在全县总面积中,山岭面积占73.2%,丘陵和河谷平地只占26.8%,山岭的地质构造主要是坂岩、砾岩、千枚岩、石英岩、花岗岩及第三纪的红砂岩和第四纪的黄土构成。总的地形是南高北低,海拔1780米~4636米,相对高差2855米,县境地貌系中海拔山地。北邻为黄河川道,中部与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中高山区。黄河宽谷地带向南海拔逐渐升高,垂直差异明显,根据地表形特征,由地到高可分为河谷,中东部中地山,中西部中高山,南部高山四种地貌类型。
(1)河谷地区,俗称川水地区,包括黄河两岸和清水河、街子河段的低位川水地带,川道平衍,海拔1840米-22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8.5°-10°,无霜期220天,年日照时数2680小时。是河道不断下切后形成的河漫滩,由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组成。土壤多系红粘土,土层较厚,土质肥沃,适宜于麦类作物和各类瓜果、蔬菜生长,一年可两熟,占全县总面积的17.5%,是粮、果、菜的主要产区。
(2)中东部中低山,俗称浅山地区,包括道帏乡娘藏山、北山、加仓山,白庄乡来塘山、尕拉山,清水乡唐赛山,街子乡孟达山、乌土斯山,文都乡抽子山等地及中间沟谷和缓坡地带,占全县总面积的40.2%,海拔2200-32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180天,土壤多系粟钙土和灰钙土。多为耕地,一年一熟。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年来退耕还林还草,使水土流失有所缓解。
(3)中西部中高山区,俗称脑山地区,包括起台沟,白庄夕昌沟,文都中库沟、相玉沟,尕楞乡尕楞沟、比塘沟,建设堂沟的高位地带,占全县总面积的23.1%,海拔2200-41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4—5℃,无霜期120天。是天然次生林区,有乔灌木混交,针阔叶错杂的纯灌木林,土壤为山地黑钙土及森林灰褐土,适宜种植耐寒作物,植被较好,适宜种植青稞、洋芋、油菜,有利于发展农牧业。
(4)南部高山,位于县境南部的高山地区,包括岗察乡卡索、苏化,岗察地区地形山峦起伏,海拔3600-4635米之间,年平均气温0.2℃,无霜期80天,牧草生长季142天,全乡草地面积54.69万亩,可利用面积53.4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9.2%,是青海东部海东地区唯一的纯牧业乡,有广阔丰美的草原,是优良的天然高山牧场,在东部农业区可领略和享受多彩绮丽的草原风光。
上述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县境内独特的气候。由于黄河流贯全境,四周又多是高山,大西北干燥的季节风相对来说不易侵入,黄河上空蒸腾的水分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形成了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夏无酷署、冬不甚寒、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悬殊。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春季十年九旱,多东南风,夏季雷暴雨,冰雹频繁,从黄河沿岸到南部山区,海拔逐渐升高;随之光、热、水垂直变化也很明显。境内最高气温为34.1℃(1988年6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9.8℃(1961年1月17日)。年平均气温平均8.5℃。昼夜日较差大,县气象局年平均日较差为13.4℃,在作物生长季(3-10月)内,月平均日较差为10.9℃-14.5℃。全年降雨量264.4毫米,南北差异很大,分布不匀,主要降水量集中在6-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5%,此时雨热同季,对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生长发育十分有利。但3-5月降水量仅占16.2%,加之气温回升快,蒸发迅速,土壤流墒严重,往往造成春旱,对农作物出苗生长不利。9-11月降水量占19.9%,对黄河沿岸晚秋作物生长和山区蓄水保墒有利。黄河沿岸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2206.4毫米,是降水量的8.2倍。3-9月份较大,均超过200毫米。又因为县境地处中纬度内陆高原地区,具有高原气候特色,太阳辐射强,年辐射总量为532.1 kJ/cm2至在596.78 kJ/cm2。3~8月的辐射量约占全年的62%,9至翌年2月辐射量约占38%,境内晴天较多,气候干燥,日照丰富。积石镇地区年平均阴雨日114天,晴日251天,年日照时数2683.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因此,春、夏、秋三季,全县万象更新,植物繁茂,草木苍翠,青山碧野,柳绿花红,麦浪如海,瓜果飘香。由于春季干旱、秋季多雨的现象,同时有“干循化”之称。但随着各项水利设施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间,公伯峡电站的修建,人工降雨等措施,使这一现象逐渐有所改变。
历史概况
据史料记载,循化在秦以前为雍州地,西汉时为金城郡河关县地,隋、唐改属洮河县和河州,明至清初为河州边外地。至乾隆27年(公元1762年)设循化厅,隶属兰州府,道光年间又改属西宁府。1912年设循化县,属甘肃省西宁道辖。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循化归青海省管辖。1949年8月29日,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率部队到达循化,8月30日,循化解放,成立了临时县人民政府,成为青海解放和建立县级人民政权最早的县。建国后,循化县由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1954年3月成立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区,次年改区为县。(其中1959年1月至1962年2月曾归中共黄南藏族自治州委和州人民委员会代管),1979年3月,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由省直属划归中共海东地委和海东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人口资源
2002年底,全县总人口115467人,全县劳动力资源总数为51907人,其中男25138人,女26769人。
土地资源
2002年全县土地总面积2100万平方公里,折合315万亩。其中耕地13.7万亩,占总面积的4.3%;林地58.62万亩,占总面积的18.6%;草地0.03995万亩,占总面积的0.13%;居民点、交通等用地2.36万亩,占总面积的0.7%。人均占有耕地1.2亩;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13宙。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余种,有岩石、砂金、铁、铜等,还有储量较大、品质较高、易开采的花岗岩、大理石、硅石、石膏等,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目前,我县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培育和发展2家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企业,分别是谢坑铜金矿厂和靖华冶炼公司。特别是谢坑铜金矿厂,作为我县第一家招商引资企业,自1996年上建运营以来,在各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市场经济,大胆创新,使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到了长足发展,企业效益逐年上升。日处理选矿能力达到100吨,年销售收入达到600万元,实现税金80万元,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100万元,成为我县乃至全区的特色工业企业之一。目前,该企业正在积极上建日处理600吨选矿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286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企业生产规模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4倍,可新增就业岗位267个,年新增销售收入5040万元,实现利税483万元。
水利资源
县境内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县内主要河流有17条(不含黄河),年均总流量2.64亿立方米,黄河流经我县90多公里,水电开发前景广阔。列入国家规划并己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大中型电站有公伯峡、积石峡、苏只、黄丰电站,总装机容量300余万千瓦,其中,总装机容量为150万千瓦的公伯峡水电站已于2004年8月蓄水发电,装机21万千瓦的苏只电站也于2005年8月并网发电,装机27万千瓦的黄丰电站和装机100万千瓦的积石峡电站已经开工建设。另外,循化地势南高北低,上部地区常年积雪,沟岔水资源极为丰富,如果上建水库,年可蓄水3000万方,农业综合开发潜力巨大。
经济产业
近年来,循化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机遇,大力推进“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战略,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1.2亿元,增长1.43%;第二产业3.32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2.63亿元,增长25.4%。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10万元,增长8.8%。完成工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22.2%。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5.24亿元,增长12.7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30元,增长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增长15.2%。
名胜古迹
一、文物古迹
循化位于黄河上游河谷地区,黄河南岸古文化遗存丰富,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86年,在白庄乡米牙亥村西首次发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红土嘴子遗址。不但面积大,而且内涵丰富,它将仰韶文化的分布向西又延伸了一大步,为研究探讨仰韶文化分布、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关系增添了新资料。也把循化地区历史向上推进近千年的历程,成为青海省历史最长、文化类型遗存最多的第二个县份。
2005年,全县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化石近360余处,其中古遗址291处,古墓葬27处,古建筑25处,古城遗址9处,现代建筑7处(其中现代革命烈士文物2处)。古化石点3处。古遗址按文化类型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1处,马家窑文化29处,半山文化18处,马厂文化13处,齐家文化56处,卡约文化174处(其中卡约文化阿合特拉类型的土著文化1处),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先后出土文物3300余件,采集文物标本3000件。馆藏文物47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26件,其它409件,多以陶瓷为主。按类型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1件,马家窑文物1件,半山类型159件,马厂类型67件,卡约类型154件,阿合特拉类型80件,汉朝文物6件,清代文物4件。主要分布于10个乡镇。
(一)古遗址
(1)红土嘴子遗址;位于白庄乡米牙亥村西至朱格村之间。出土石斧、石锤、石杯等新石器时代遗物,内涵丰富,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址。说明距今5000多年前循化地区就有原始居民定居。1988年9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仓库遗址,位于查汗都斯乡黄河南岸第一台地,是一处新石器、青铜器时代的马家窑卡约文化类型居住遗址。距今有4500年至3000年的历史。1986年5月,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3)张尕遗址,位于白庄乡张尕村北。是一处新石器、青铜器时代马家窑类型居住遗址。1986年5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乔日当遗址,位于文都乡拉雄村东山嘴,出土有灶、彩陶罐、陶片等物,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半山类型文化遗址。1987年6月,列入县级重点保护单位。
(二)古墓地
(1)棺材沟墓地,位于街子乡古及来村山根,墓葬有被盗掘现象,地面有陶片。一是处青铜器时代马厂类型和卡约文化类型墓地。1986年5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加玛山墓地,位于积石镇沙坝塘村西第一台地。是5座连接的坟墓,显露有墓葬人骨,陶片。是一处青铜器时代卡约文化类型墓地。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苏呼撒墓地,位于白庄乡苏呼撒村。先后发掘218座,出土文物1700余件,其中彩陶占60%,主要有双耳彩陶罐、盆、碗、瓮棺、铜泡、石纺轮等。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和青铜器时代卡约文化复合墓葬群。
(4)阿哈特拉墓地,位于街子乡托隆都村南阿哈特拉山。1981年,考古发掘墓葬217座,出土文物1300余件,殉葬品多以青铜器为主,石器较少,铜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陶器多为双耳罐,制作工艺粗糙简单。属卡约文化,但有差别,为此定名为卡约文化阿哈特拉类型墓地,为循化土著文化。
(三)古城
(1)科哇古城,位于白庄乡下张尕村南,在夕昌河与道帏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城周长约1000米,城内曾出土刻有“大唐贞观××年”纪年门限,宋代“大观通宝”钱币和唐宋时期砖、瓦、陶片等遗物。为唐代所建。《循化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称:南北朝以及唐宋时鞑子所据之地。古史料称:为唐朝时的米州、米川县地。1988年9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文都古城,位于文都、中库汇合处,西北岸台地上,分内外二城,城门东向有瓮城,城内西部较高,地面散布有大量砖、瓦,以及绿色琉璃瓦片,采集有刻画纹陶罐、壶残片和四系罐残片。内外二城建于不同时期,外城建筑年代早于内城,为宋代所建。《循化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称:南北朝以及唐宋时鞑子所据之地。1988年9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还有古什群山城,古什群古城、积石峡乙赛日古城,起台堡黑城,起台堡古城,张沙古城和清朝循化城。
(四)古建筑
孟达大庄清真寺。始建于明代中期,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初建时木才用于邻近的孟达原始森林,砖瓦构件就地烧制。在清朝时曾多次重建或扩建。这座古老而完整的清真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结构独特,雕梁画栋,设计灵巧,砖木雕饰工艺精致,独具匠心。全寺由礼拜殿、唤礼楼、南北配方,两座牌坊门影壁、拱北、沐浴室组成,占地面积1344平方米,建筑面积992平方米。是明、清朝遗存中国形式的清真寺之一,是古建筑瑰宝,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从它的建筑艺术和风格中可以窥见,撒拉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各民族长期相往,唇齿相依,共同发展,创造出辉煌的文化遗产。1986年5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石碑
(1)积石关护林碑,立于光绪八年(1882年),原立于积石关,现保存于孟达乡木厂村清真寺内,高160厘米,宽73厘米,厚34厘米。碑文竖楷书17行,字体工整秀丽,共384字。
(2)查加工水利章程碑,立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原立于循化厅署头门,1958年,被迁至化隆县烈士陵园后置放至今。高2米,宽1米,厚20厘米,碑文断残,无上下款,只688字,缺30字,碑文后列有各工“头人、军功”17人署名。
(3)大理院水章判案碑,此碑由草滩坝众人立于民国11年(1922年),现藏于积石镇草滩坝清真寺,保护完整。高2.4米,宽0.76米,厚0.22米。中部阴刻“铁案如山”字,碑文阴刻楷书,书写字体清晰可认,共有511字,其中16字风化脱落,无法辩认。
(4)循化查加沟剿匪殉难革命烈士纪念碑。1955年,循化县各族人民为永世纪念1949年查加剿匪殉难革命烈士,特于县城东部修建陵园,迁葬忠骨,并立碑,以慰革命烈士英灵。
(5)循化县平叛殉难烈士纪念碑,1958年6月立于烈士陵园。用花岗岩石凿成。正面阴刻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政府委员会碑文和为纪念1958年平息反革命武装叛乱中英勇杀敌、光荣殉难的15名革命烈士姓名,用揩书撰写565字。
(六)烈士纪念塔
(1)烈士陵园纪念塔,立于县城东烈士陵园,1955年7月竣工。阴刻有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青海省军区、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题词。
(2)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塔,位于县城西25公里的赞卜户村南,1987年竣工。为纪念西路军烈士而建。镶钳有省人民政府、青海省军区、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政府题词。塔座后面有碑文。1990年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3)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抢渡黄河殉难烈士纪念塔。位于县城西北6公里,循化黄河大桥北端。1989年1月竣工。前后左右,镌刻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政府题词。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在1949年8月抢渡黄河向西宁进军时殉难的革命烈士而建。
(七)匾额
(1)张尕清真寺匾额,《道冠古今》,清朝甘肃兰州都督赠。
(2)奄古鹿拱北匾额,《清真无染》、光绪八年(1882年),新春谷旦立。《尽性立命》,光绪十八年(1892年)清和月旦立。《明心见性》,民国24年(1935年)立。《隐光显缔》,拱北重建告竣纪念,1986年秋立。
县境内各清真大寺、佛教寺院、宫殿均有书法名家撰写的匾额。特别是街子清真大寺、城关清真大寺、文都寺院、古雷寺院、县城积石宫等处书法名家撰写的匾额较多。
二、名胜景观
循化地区景观有老八景和新八景之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二者共有。老八景随着时光流逝与变迁,除笔架旭日外今已荡然无存。
新八景有:
狐峡禹斧、积石耸翠、天池秀色、白驼映泉、班禅故居、五山池奇观、喜饶纪念堂、尕楞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