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民族,是我们伟大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据2011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共有撒拉族10.7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90%。 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黄河谷地,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一带。青海省的西宁市及黄南、海北、海西等州和甘肃省夏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伊宁县等地亦有一定数量的撒拉族聚居。循化是撒拉族的发祥地,是撒拉族的主要聚居地。散居在各地的撒拉族都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从循化县陆续迁去的,他们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服饰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还没有失去自己的民族特性。
地域概况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南岸,东接甘肃省积石山县、临夏市,南接甘肃夏河县、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隔黄河与化隆,民和二县相望,在北纬35.5°东径102.3°之间,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57公里,总面积约 2100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780米至4635米,南部较冷、北部温暖,年平均气温8.4℃,全年降雨量245.1毫米至 622.5毫米;无霜期按脑山、浅山、川山不同地区,分别为120 天、180天、220天。四面环山、山谷相间,黄河干流自西而东横贯县境北部,清水河和街子河自南而北注入黄河。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黄河岸边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1800米左右),气候较暖,水利资源丰沛,是青海省的优良农业区之一。与之毗邻的化隆县甘都镇和积石山县大河家乡的环境,与循化大致相同。粮食作物以小麦、青稞为主,还播种碗豆、蚕豆、洋芋、玉米、荞麦、谷子;油料以油菜、胡麻为主。黄河沿岸川水地区,包括化隆县的甘都镇,甘肃省积石山县的大河家乡、历来有间、套、复种的习惯,复种方法有玉米带田、点种洋芋、胡萝卜,复种小油菜、荞麦、白菜等。这些地区盛产瓜果、仅循化县有各类果树75万多株,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蔬菜有辣椒、菜瓜、瓜子、白菜、小、大蒜、韭采等10多种。循化的土特产中苹果、花椒、辣椒以其色香、味美、优质而闻名于省内外。循化县东部和西南部山区分布着茂密的天然森林,面积为68.57 万亩。孟达林区被誉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是青海建立的第一个以野生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闻名省内外的孟达天池,就在自然保护区的大森林中,面积约300亩,周围风光绮丽, 景色宜人。循化县被确定为青海省旅游扶贫示范县,这里有闻名遐尔的骆驼泉、街子清真大寺、孟达天池、积石长峡、公伯风光、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文都大寺等绚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以及多姿多彩的撒拉族风情。
撒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宗教对其历史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深的影响。
撒拉族的风俗习惯因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和周围回族相似。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了习俗。
历史渊源
很久以前,在中亚撒拉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赫莽两兄弟,在族人中很在威望,倍受尊崇,但遭到国王的嫉恨,有人丢了牛、误传和两兄弟有关,后来虽然此事查清,和两兄弟无关,可他们不愿在此再住下去,于是告别故土、率领族人、向东进发,去寻找新的乐土。他们翻山越岭,涉水过滩,到达新疆,然后沿天山北路东进,到达嘉峪关、入关后经河西走廊到秦州(天水),辗转到了甘肃夏河甘家滩,在此小歇。之后,又有45人跟踪而来,他们经天山南路,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进入贵德县园珠沟,有人劳累不堪,无力西行,暂时住下,其余人,继续前进。后到循化县的夕厂沟,跨过孟达山,上奥图斯山时,因天已昏暗,驮经络驼走失,他们点起火把寻找,找到沙子坡(今街子乡东边)时,天已破晓。后人把此山坡叫"奥特波依纳赫",即"火坡"之意,山下的村庄叫"奥特波依纳赫村"。撒拉语称此处为"唐古提"(实为唐阿提),意为"天亮了"。黎明时,他们发现街子一带土地平衍,清流纵横、山林环绕,是得天独厚的好地方。他们走到一清泉边,饮泉水甘美可口,忽见丢失的骆驼卧在泉水溪流中,两峰突出水面化为白石,石峰上放着《古兰经》。他们悲喜交集,取出随身所带水土和当地水土一测试,与故乡水土相同,于是便在此定居下来。至今街子地方有骆驼泉遗址和骆驼石遗迹,引起人们对这一传说的遐想。
近年来,历史学家对撒拉族的语言和体型、重要习俗、庭院布置、历史背景和迁徒路线以及中外史书关于撒拉族活动的记载,经过大量考证研究,确认:撒拉族先民不是当地土著,而是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元时从中亚东迁,定居到循化已近800年的历史了。经过长期的发展,从周围回、汉、 藏等民族中不断吸取新鲜血液,扩大民族主体,逐渐形成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人们共同体──撒拉族,其形成时限约在明代中叶。
撒拉族先民的东迁,是一部风起云涌的历史。他们经历了艰辛的民族大迁徒,并在完全迥异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下求生存图发展,辛勤劳动、繁衍生息,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同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劳动人民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也曾与历代暴虐者进行过波澜壮阔的斗争,在共同缔造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语言文字
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乌古斯语组。分街子、孟达两种土语,孟达土语里较多地保留着古代撒拉语特点。其语言词汇、除了相当数量的与同语族各亲属语言相近外,由于与汉、藏、回等民族长期交往,吸收了不少汉语借词,也有一些属宗教活动和日常用语的阿拉伯、波斯语借词,还有一些藏语借词。根据所获材料、撒拉族在历史上使用过以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撒拉文,本民族称之为"土尔克文"。至18世纪时,这种"土尔克文"不仅用于宗教方面的注释经文、翻译经典、进行经堂教育,而且已成为社会通信、书写契约、纪事立传,著书立说的应用文。至今,撒拉族民间还保留着用这种文字书写的有关历史、宗教、文学等方面的一些文献(手写本)。现在大多数撒拉人、尤其是中青年人都能运用汉语,汉文已成为他们主要的语言工具,有些人还会讲藏语,居住在新疆的撒拉人还兼通维吾尔语。
文化艺术
服饰文化
撒拉族根据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差异,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乃至不同的气候特点,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最早的衣着穿戴,具有中亚游牧民族的风格,男子一般头戴卷沿羔皮帽,脚蹬半腰皮靴,身着"袷木夹"( 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腰系红梭布。妇女衣着同男子, 只是头戴赤青缲丝头巾。尔后,男子一般穿宽大的短上衣或长衫、长裤,腰系布带,富有者则系绸带,头戴黑色或白色六牙帽等,脚穿平底布鞋。老年人多穿称作""的长衫,做礼拜时,头缠"达斯达尔"(头巾)。青年男子爱穿白色的对襟汗褂,腰系红布带或绣花腰带、外套适体的黑色短坎肩,黑白对比鲜明,显得清新、干净而又文雅。结婚时,腰束用红、蓝缎子缝制并绣有各种花卉图案、缀有绣带?quot;绣花围肚",脚穿绣花袜子和布便鞋。中年妇女的衣服较长,裤脚一般触地,脚穿绣花翘尖的"姑古鞋"。
青年妇女喜欢穿色泽鲜艳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绿色的对襟长或短坎肩,显得苗条俊俏,喜欢佩戴金银耳环、戒指和手镯等装饰品。明末清初,妇女外出劳动时,用青布缠头,喜庆节日身披宽敞的绣有花边的披风。后来,改戴"盖头",披在后面,有如风兜。"盖头"讲究精美,颜色因年岁而有所不同,一般少女和新婚妇女为绿色,象征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中年或婚后生有小孩的戴黑色的,象征成熟练达,沉稳持重;年长者多为白色,象征白净无霞,自然朴素。解放前,撒拉族劳动人民多穿无布面的羊皮袄或羊毛织?quot;褐子",脚穿布鞋或牛皮绉成的"洛提"。如今,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市场的繁荣,男女衣着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妇女们身穿五彩缤纷的化纤、绸缎及毛料时装,头戴质地优良的乔其纱盖头;男子多穿毛料中山服和西服,脚穿新颖皮鞋。
饮食文化
"多饮奶茶,食手抓肉,烹调之法仍带中亚色彩。"是撒拉人早期的饮食特点。后来,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主食以小麦为主、辅以青稞、荞麦、洋芋及各类蔬菜。主食通常做成馒头、花卷、烙饼、馄锅、面条、面片、散饭、搅团等式样。逢年过节、人来客至、还要炸油香、散子和鸡蛋糕,要煮手抓肉,还要蒸糖包子和菜包子,要烩"碗菜",煮大米饭、装火锅。茯茶和麦茶是男女普遍爱喝的饮品。"麦茶"是一种自制传统饮料,本民族叫"尤吉"。将小麦炒成焦黄、碾碎成小颗料,冲水加适量食盐熬煮而成,色酽如茶,清香可口,有的还配以花椒,小茴香、炒熟的苦杏仁等,调入牛奶,则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近年来,兴饮各种红绿茶及云南春尖茶,喜欢用"三泡台"的"盖碗字"(包括茶盖、茶碗、茶托三部分)。撒拉族人在饮茶时很有一番讲究:讲究茶叶鲜而不陈、色正味浓;讲究水洁而无染,泉水为上,井水次之,讲究茶具精巧雅致,古朴大方、好淡素色并雕有花草、诗句或经文。副食主要吃牛羊肉和骆驼肉,也吃鸡、鸭、兔、鱼等。一日三餐、长幼有序。饭前要洗手,进食要念"清真言"。吃馒头一定要掰开吃,盛水倒菜不得反手。
传统习俗
婚姻习俗
撒拉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受伊斯兰教宗教限制机制的约束,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成为婚姻的主要规范,包办婚姻占主导地位,故有"天上无云不下雨,世上无媒不成亲"之说。婚姻的缔结,一般分四个步骤:首先要提亲。男家看中某家闺女时,就央请媒人(一般是男的)1-2人向女家致意,如女方父母同意后,再征得闺女本人及亲房叔伯的同意;其次是纳定。获女家同意后,男家择定日期,仍请愿媒人向女方家送"定茶",一般送耳坠一对,衣料一件,伏茶两封,女家接受了"定茶"即表示正式应允,不再另许别人。早期,女方父母应允后,还要请亲房叔伯们同媒人共吃"油搅团",吃毕,媒人还要带回一些回复男家,以示永无异论。第三为送"彩礼",撒拉语叫"玛勒艾恩得尔"。男方通过媒人,按事先双方言定的数目送,其彩礼的多寡,视男家的经济情况而定。早年,富者要送"马二匹或马一骡一,贫者则以四小牛、择日迎送,贫者先送其半,临娶,又送红梭布一副,绿梭布一对,蓝布褂料一匹、蓝布裙料一匹,桃红布主袄料一匹,富者,被面料面二匹,被里料白大布二丈"(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习俗的改变,"彩礼"日趋简化,一般只送做衫子的布料或其他衣料、金银首饰、绿色盖头等。最后是迎娶,由男女双方择定吉日(大都是伊斯兰教的聚礼日,即星期?quot;主麻日"),请阿訇念"尼卡海",致结婚训词,婚姻始得正式承认。
婚礼,一般在隆冬的黄昏举行。开始新郎及伴郎一行到女家念"尼卡海"时,一般不入家门,只环坐于门外野地或广场上,女方长辈要迎出来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再由已婚的至亲陪伴,跪在阿訇面前,新娘在房内炕角跪听。念毕,撒核桃、红枣一盘给众人,并散发"古古麻麻"(油炸小面食),女家还要设宴招待迎娶者,迎娶者先回,次日由女方至亲中已婚的两位女眷和其他亲朋好友送新娘至男家。送新娘前,女家要派10多个青年男子,向男家送去陪嫁和妆奁。此时,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纷纷赶来,围坐新娘四周,边看姑嫂们给新修面整容,梳妆打扮,边听新娘哭"撒赫斯"( 相当于其他民族的哭婚调)。
至掌灯时分、男方牵来一匹马或骡迎娶新娘, 新娘在阿舅和叔伯们的搀扶下,一边退行,一边低头弓腰,哭吟"撒赫斯",缓缓走出大门(以示不愿离开生身父母),从左至右,绕乘骑一周,并徐徐撒完一把粮食( 象征家中五谷丰登,到婆家后生根发芽),从右扶上坐骑, 由至亲中已婚的两位妇女陪伴,其他亲朋好友簇拥,浩浩荡荡送去男家。沿途的"女乡"们(与新娘同村而出嫁到别村的)要端出"比粒麻亥"( 油搅团)和清茶,热情迎送。至男家门口时,鸣放礼炮, 送亲男眷簇拥新娘强行骑马夺门而入,男方则闭门索礼,还要让新娘下马步行入门,你堵我冲,以此一争"胜负"。为此,双方偶有伤人之事,但并不因此伤害感情。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表示亲密之意的仪式。这一"挤门"习俗,至今还很盛行。进门后,"婿家女眷捧奶茶四杯,同送亲女眷对拜三拜,送亲女春饮少许,乃同新娘进房,在灶门前应立"片刻(注),后送入洞房。当晚成亲,次日,鸡鸣而起,新婚夫妇各依伊斯兰教进行沐浴,并盛装出门,拜见公婆和长辈,新郎赴女家拜岳父母,致赛俩目"道安"。对送亲者,先以茶食招待,路途远的,当晚分别请到本"阿格乃"、"孔木散"家去住宿,次日,始摆宴席款待。宴席毕,还要分送"肉份子",凡女方的至亲远房,不论老少都要分送煮熟的牛、羊肉一份,尤其讲究的是,羊的前半个背子一定要送给岳父,后半个要送给新的阿舅,送错了便是失礼,会闹出纠纷。还要打发新娘的父母至亲,早先,要给岳父母送马或骡一匹,以作盛情的报答,后改为送一些钱或衣料即可。
“打发”完毕,由女方一老者说几段"吾热赫苏孜"(婚礼赞词),祝愿新婚夫妇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嘱托亲家对"羽毛未丰、年幼无知"的新娘多加爱护,言传身教。在隆重的婚礼仪式中,女方还要开展箱"摆针线",新娘要给男方家人和叔伯至亲送鞋袜,枕头等。这一相传不衰的习俗,使撒拉族姑娘,一般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能出门下地,专门待在家中学绣花做茶饭,因而也成了撒拉族妇女喜爱刺绣艺术的根由。早先,撒拉人举行婚礼时,还盛行表演"对盖奥依纳"( 骆驼戏)的游戏。这种游戏多在庭院月光下进行, 它既是一个热闹的文娱节日,同时又借此追朔其先民从中亚迁来的历史。这一习俗在孟达地区一带还盛行不衰。所以,撒拉族至今仍把结婚叫做"对益艾特"。
生育习俗
撒拉人重生男,但也不歧视女孩。如生了男孩,不但讨得公婆丈夫的欢喜,而且男女两家、左邻右舍的至亲好友都来"看月"、"讨喜",娘家人更是欢喜若狂,妇女们带上缝制的衣服、炸好的油香和蒸好的"油搅团",男的带上钱和礼物前来恭贺。满月后,还要拉羊披红,带上食品,抬着衣服被褥,前来祝贺,称"看大月"。若生女孩,前来"看月"、"讨喜"的一般是妇女,而且只送"油搅团"等食物。满月时(男孩30天、女孩40天),还要散发"古古麻麻"(小儿食品), 以示孩子除吮吸母乳外,还可进食其它食物。开春时,给孩子种牛痘苗,以防天花、荨麻等症,所种牛痘即将成熟时,还须煮一锅"亚日麻"(小麦、蚕豆等合成的粥类食物),分给村里的人。男孩长到七、八岁时,就要进行"割礼"(割生殖器包皮 )、割毕、设便宴招待施行手术的人;女孩到十四、五岁,就要遮盖发辫(早期用绿头纱、近代改用绿盖头),以示成年。
撒拉人的名字,早期是在本名前加父名构成,如尕勒莽·奥买尔、奥买尔·顺保、顺保·萨都刺、也有用单名的、也有把某个祖先的名字作为姓来使用的,如伊布拉·克力木,其中伊布拉是父名,作为姓,克力木是本名。为了区别重名,又根据某个人的特征,在本名前加以别号,一般加居住地村名、巷街名、职业、技术等,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反映其先辈从事某种职业、擅长某些技艺、以技传家的习俗,例如:田盖毛扫(指住在田盖村的毛扫)、底木尔吉尕斯木(铁匠尕斯木)等。还习惯在名字后加某些表示尊敬和喜爱、亲昵的称呼:年长的男名后多加"保"、"尕"表示尊敬,如巴拉提保( 巴拉提大伯)、哈尼非尕(哈尼非大哥);女名后加"孜"和"姑", 表示对长者的尊敬,而"姑"加在年幼或年轻女名后,还可表示喜爱或亲昵的意思,如则乃巴孜、茹格亚姑等。为了区分男女性别,还曾使用过在名字前或后加表性的某些词,例如:高斯古尔奥格兰、阿吾索同保、阿姑尕拉吉、阿娜云红姬等,这里的"奥格兰"、"阿吾"表示男姓,"阿姑"、"阿娜"则表示女性。后来,多采用阿拉伯名字。一般从伊斯兰教所尊崇的"圣人"、"圣女"名中选出一个命名。还有以生日起名的,如在伊斯兰教历九月(斋月)出生的,男的起名热买赞,女的为茹扎姑。尚有以数字命名的,即以小孩的父亲或祖父在生他那年岁数的数字命名的,以示求子心切之情。这种命名方式只限于男孩,而且习惯用汉语数词表示。撒拉人采用汉姓、始于撒拉族首领神宝归附明朝封为土司,神宝改为韩宝,从此,土司便以称号为姓,以后,人民就多以土司之姓为姓了。取韩为姓的情况可能是这样:元时,蒙古、色目人改汉姓,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因事而改,二是因音而改,三是择汉族大姓而改。撒拉人当时属色目人范畴,按明朝制度,改取汉姓,又因祖先为"可汗",取同音字韩为姓,是顺理成章的。《循化志》卷五亦载:"本朝自世公至今土司成璋仅四人耳,其得姓之由询之,成璋云:番俗称其主皆为汗,转为平音则为韩,考唐回纥吐蕃皆称可汗,合而言之则有韩音,故撒拉族土司韩姓,理或然也。"随着历史的发展,撒拉族除韩姓外,又出现了马、沈、何、苏、卢、白、兰、考等二十多个汉姓,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⑴沿用回族姓,⑵融合了汉族姓,⑶有些就学的学生,由老师择取汉姓,也有自己在本名前自愿加上汉姓的。总之,撒拉人姓的出现,是在元、明以后,而且以汉姓为主,其中尤以韩姓为最多。古往今来,撒拉族达官显贵中,用姓者较之平民百姓为多。一般,撒拉人重名不重姓,虽知有其姓,而不常用,在族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只呼其名,而不直道其姓。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使用姓的人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族际交往中用姓,著书立说署名时,不但用姓,而且多用学名。
丧葬习俗
撒拉族的葬礼,是遵照伊斯兰教规定进行,习惯速葬,一律土葬,不用棺椁。当病人危殆时,禁止各种噪声、除至亲骨肉外,他人不得入病房,惟有深明教义者亲侍病人自旁,时时加以提醒,使病人专心向主,赞颂真主,勤念"开里买"(清真言),以免俗虑滋扰其心,还要请阿訇念"讨白",祈求安拉恕罪。病人"口唤"(亡故)后,由家人瞑其目,合其颏,理其发须、顺其手足、然后把遗体安放在公用尸盒上,面朝"克尔白"(沙特麦加禁寺)而仰卧,家人围尸哭泣。同时,派人告知远近亲友及本村清真寺阿訇,亲友等至丧家后,向丧主吊唁,进行悲切的"哭丧",撒拉语叫"牙斯牙格拉"。其内容都是怀念亡人,讲亡人在世时如何勤劳持家,如何待人接物,又如何为人效劳而又赢得大家的尊敬等等。子孙晚辈们尽悼念先辈养育之恩,同辈们多倾吐对亡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边哭边说、使送葬的人无不感动的潜然泪下。给亡者净身、撒拉语"苏土特"(抓水),用白布裹其身、谓之"穿开凡"。穿毕,由丧家男亲抬到清真寺或墓地转"非提日"站"知那改",替亡人祈祷。将"埋体"经轻放进坟内偏洞中,用土坯砌好偏洞口,再用土填平其墓,墓穴上砌以若干石块,作为识别的标志。
同时,阿訇开始念《古兰经》有关章节,其间,祝丧家之条件、施散钱、茶叶、食盐、大柴等实施,参加送葬的人,无论老少都要散到。葬后第三天,丧家要宰羊煮"麦仁饭",撒拉语叫"高吉尕依纳特",请亲友和本村老幼共餐,并给他们分送油饼、肉份子。来客则送亡人家若干茯茶、现金等表示慰问、称"宽心"。"麦仁饭"的煮法是:先将小麦用杵臼捣碎,去其麸皮,然后用切碎的牛羊杂碎及少许豌豆或蚕豆放入锅中共煮,煮熟后,撒以面粉少许,调以食盐,花椒等佐料,其味醇浓可口。"麦仁饭"一般在响礼后吃,吃前派几个儿童到村头某一高地或站在房顶或上清真寺唤礼塔去高声呼唤"来吃麦仁饭啊!"闻声处,全村老少都拿着碗筷陆续到丧家,吃毕,还可盛满餐具带回家中,让不能来的人吃,末了,还要派人专门给附近至亲好友送一些。此俗现在仍很盛行。亡人生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被褥,必须送给舅舅家一份,其余施舍给贫困者,也有送给阿訇的,不能留在家里。亡人"口唤"后的"头七"、"二七"、"三七"、"四十天"和百天、家人均请阿訇上坟,念"海庭"。撒拉人不但重视老人和成年人的葬仪,而且对小孩或初生婴儿的葬仪也很重视。
宗教信仰
撒拉族的宗教意识比较强,他们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一整套宗教制度,实行念、礼、斋、课、朝五项功修。重视修建清真寺,一走进撒拉族地区,一眼便可望高耸的"米那罗"( 唤礼楼)和典雅古朴、雄伟庄严的礼拜殿,这是他们奉行礼拜祈祷的地方,也是培养宗教接班人的地方,过去,每"工"( 相当于乡一级的行政单位)都有一个"海依寺"(宗寺)、 作为宗教活动的中心,下辖若干"稍木寺"(支寺)。海依寺聘请大学阿訇1人,下有二学阿訇1至2人,"木札威"1人,满拉若干人。一般支寺只有二学阿訇,由海依寺的大学阿訇兼管,有些支寺因距海依寺较远,宗教活动不便,便由几个村子合聘一个大学阿訇。每逢主麻日和尔的节及库尔班节,海依寺周围村庄的教民都要到海依寺,共同参加宗教活动。教长(或阿訇)掌管全寺教务,平素给满拉讲授经典,如逢聚礼和节日、要对所属各寺全体教民讲经;阿訇可以招收满拉,学习经文,可以吃"学粮",可以到教民家吃"供饭",可以收"海底叶"和"讨白钱"。大寺的阿訇还可以带满拉轮流到各村的清真寺去住,由该村负责供养。
民族节日
撒拉族的主要节日有三个,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撒拉人称开斋节为"肉孜艾依提",人们在伊斯兰教历九月份,斋戒一月后,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即行开斋过节。节前,打扫庭院,准备吃点。节日早晨、洗礼盛装、成年男子到坟地诵经祈祷,回来,同众人结队赴"卡尔"( 较高的宽旷地)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会礼前, 家庭成员要拿出相当一人一天的生活费向贫困者施舍"非提尔"(开斋捐)。会礼结束后,人们互道"赛俩目"表示节日祝贺,还要拿着油香、馓子,走亲访友,人来人往,到处呈现欢乐的节日气氛。平时结怨的一些人,在此至贵的节日感召下,也言归于好了。有条件的人家,还要宴请阿訇和亲友,共同欢渡节日。古尔邦节,意为"宰牲节"或"牺牲节"、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举行。相比之下,撒拉人尤其重视古尔邦节。届时,须沐浴盛装,举着绿色长杆旗,在阿訇带领下,结队赴向"海卡尔"举行会礼,听阿訇讲经。礼毕散场,即赴坟地诵经祈祷。回家后,各自宰牛、羊。早年,还有宰骆驼的。家境一般的,几家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将肉分成三份,一份施舍,一份自食,一份馈赠亲友。各家还要炸油香和馓子,要做"碗菜",请阿訇和本村老人共餐,节日三天,热闹非凡。圣纪节,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是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相传也是穆圣的逝世日。事先各教筹集钱宰牛、煮麦仁饭、炸油香,届时,举行会礼,由阿訇讲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一般是老教群众过。此外,在斋月的第十二天,妇女还要过"发图买节",纪念穆圣的女儿。届时,要煮麦仁饭、炸馓子,以示纪念,而非主持者,只供馍馍。
民族禁忌
撒拉族的民间禁忌大都是从他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来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⑴禁食猪肉和自死的动物肉,禁食驴、马、骡、猫等动物肉,禁饮动物的血。不食有病之物和不带"大净"之人宰杀之物;⑵禁忌喝酒、禁止吸烟;⑶严禁无大、小净者手摸《古兰经》或其它经卷,禁止进入清真寺大殿,严禁在清真寺里唱歌,放映电影,禁止砍伐"外格夫"树,禁止占有"外格夫"地及一切公共财产;⑷禁止求神问卜,相面算命,严禁赌咒和相信咒语咒术,不崇拜偶像。有了丧事、忌讳号啕大哭,忌穿孝服,忌送花圈、挽幛之类的东西;⑸禁止亡夫之妇在守节期内(130)梳妆打扮或许嫁别人; ⑹禁止与三代以内的亲属子女结婚、严禁遗弃子女、虐待妻子,禁止与月经期的妻子离婚;⑺严禁在村子里或家中或男女众人场合唱"花儿"、"玉尔"等情歌;⑻穆斯林去世不能说"吾力"(死),而说"吾常吾力"或"口唤吾力";宰牛宰羊,不能说"吾力得尔"(杀),而说"加热"或"则卜海艾提";穆斯林的遗体,不能说"吾力干克西"(死人),而说"埋依体"或"思尼黑";"唱歌"不能说"玉尔拉",而说"唱那"或"奥哈"等等。不懂撒拉语或汉语"经堂语"的人,尤要注意用词,否则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