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族
土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世代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东南麓及黄河、湟水、大通河和洮河流域。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纯朴的土族人民与生活在这里的汉族、藏族、回族等民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了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为该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土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为青海省五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11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共有土族20.4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63%;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4%。其中,互助土族自治县有57147人,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有35400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有43000人,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有7400人,乐都县有8200人,其余散居于全省各地。
甘肃省也是我国土族的居聚地区之一,共有21239人。 主要分布在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其中80%的土族生活在天祝、永登县境内的大通河和庄浪河之间。
土族分布的地区,地域辽阔,土沃水丰,物产丰富,海拨较高,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是一片宜农、宜牧、宜林的肥沃土地。黄河、湟水谷地是青海省土族的主要聚居地区,这里分布有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乐都县达拉土族乡。河湟谷地开发较早,加之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灌溉便利,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园艺作物栽培,现已成为青海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土族,主要聚居于同仁县隆务河两岸,这里土地肥沃,是该县的主要产粮区。同时,这里也是闻名遐迩的“五屯艺术”(亦即“热贡艺术”)的故乡;甘肃省的土族聚居地区,大都山高沟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北部较冷,南部温和,适宜农业、牧业和林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生活于青、甘地区的土族人民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林业和园艺业。
土族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的矿藏有金、铁、铜、镁、铅、石英岩、云母、石膏、煤、石油、石棉、硭硝等数十种。同时,土族地区有黄河、湟水、大通河(浩门河)、隆务河、庄浪河、洮河等河流,水利资源也较丰富,可开发建设大、中、小型水电站。此外,土族地区有广阔的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和药材资源。
土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风俗习惯。同时,由于长期与汉、藏等民族错居杂处,在习俗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汉、藏等其他民族的影响。
吉祥物:
土族的吉祥物为彩虹。彩虹当空,接大地而薄宵汉,灵秀显化为土族的“土”。土乃五行之母,水乃五行之源,无土不生,无水不长。虹乃水之魂影彩气,土族崇奉其天地交合的玄微,采其圣洁而美化服饰,以其瑰丽而赞誉家乡。每逢佳节盛会,颂天人之合一,祈福祥之齐至。故土族被喻为“彩虹民族”,土族地区素称“彩虹的故乡”。(此图案的色彩从右至左,依次为蓝、红、桃红、淡绿、淡黄。由已故青海土族研究会常务理事、青海省美协名誉会长、著名画家白峰先生设计)
民族渊源
土族自称因地而异: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达拉土族乡和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土族自称“蒙古尔”、“察汗蒙古尔”;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及与其相邻的甘肃积石县等地的土族多自称“土昆” ;黄南州同仁县土族自称 “土民”或“霍尔” ;甘肃卓尼县的勺哇土族自称“土护家”。其他民族人民对土族的称呼也不一致:汉、回等民族人民称土族为“土人”、“土民”、“土护家”;汉文史籍称土族为“西宁州土人”、“土人”;藏族人民和藏文文献则称土族为“霍尔”。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民族识别,并根据土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土族。
关于土族的族源,学术界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五种:吐谷浑说、阴山白鞑靼说、蒙古说、沙陀突厥说、多源混合说等。相对而言,吐谷浑说更具说服力,更有影响。
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土族作为一个人们共同体形成于元末明初。据记载,明代土族已经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并已有了本民族的聚居区。《秦边纪略》中对明代土族的分布有具体的记载:巴暖三川,“汉土杂居,……土人皆李土司所部”;古鄯驿“东皆土人番族”;“巴州堡土人所居”;“下川口,亦土人所居”;上川口“精锐土人尚以方计”;老鸦城“汉、土之所杂居”;平戎驿“土番杂居”;“西川口,土司西祁之所居也。东西二祁近辖之土民,各号称十万”;冰沟堡“土人所居”;庄浪卫“土司之人十万”;庄浪卫“土、汉之所杂居”、“庄浪土司驻牧连城,土民蕃衍分布大通河内外”。上述地区包括今青海省互助、乐都、门源、民和及甘肃天祝等地,这一带正是今天土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尽管土族与生活在这里的汉、藏等民族错居杂处,但各地土族均有稳定的小聚居区。
土族语言文字
《秦边纪略》卷一载:古鄯驿,“其东皆土人、番族,语言不通,非河湟人罕由之矣”。可见,至迟在明朝,土族已有了本民族语言,且这种语言无疑是有别于汉语等其它民族语言的。
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代的土族语,分互助、民和、同仁三个方言区,青海互助、大通、乐都和甘肃天祝等地的土族语属互助方言,青海民和及甘肃积石等地的土族语属民和方言,青海同仁的土族语属同仁方言。甘肃卓尼土族在历史上早已丢失本民族语言,而完全使用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藏语支的一种方言,与当地藏语接近。卓尼土族除使用藏语外,还使用汉语,其他地区的土族也兼通汉语和藏语。土族历史上没有文字,使用汉文、藏文。
1979年,创制了土族文字,结束了土族没有文字的历史。《土文方案》是以互助方言为基础,以东沟语音为标准音参考点,以拉丁字母为字母形式制定的。新创制的土族文字,目前正在互助方言区进行推广使用。土族文字创制以来,在抢救整理民族古籍、扫除农村文盲和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文学艺术
土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谚语、歌谣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土族民间文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极为丰富,涉及土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地理、建筑等,堪称土族的“百科全书”。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脍炙人口,在土族中广为流传,影响很大,是土族叙事诗的代表作。全诗共300 余行,生动细腻地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热情、美丽的姑娘吉门索,爱上了给哥哥放羊的长工拉仁布。她俩在放牧的共同劳动中,互相体贴照顾,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并山盟海誓,愿结为夫妻。吉门索的哥哥得知后,将妹妹锁在家中,不准她与拉仁布见面。她的哥哥还穿上她的衣服,暗藏尖刀溜上山,将拉仁布活活刺死。当火化拉仁布尸体时,烧了三天三夜不着。吉门索闻讯悲愤欲绝,冲出监禁,赶到火葬场,将耳环、手镯、衣衫等一件件投入火中,可尸体仍然不着。
吉门索忽然醒悟,她悲痛地唱道:"你不着来我知道,盼我和你一块烧;五尺身子舍给你,一直烧到天荒和地老。"唱罢,纵身跳入火中,熊熊大火立即燃烧起来,俩人尸体瞬间化为灰烬。狠心的哥哥将他俩的骨灰分埋在一河两岸。三年后,两岸各长出一棵合欢树,隔河连理连枝。狠心的哥哥又把树砍倒,劈成木柴,放进灶里焚烧,从火光中飞出一对"翔尼娃"(鸳鸯),扑向哥哥,啄瞎了他的双眼,而后双双比翼飞翔在当年放牧的山野上,唱着追求幸福、自由的歌。
娱乐活动
土族地区的娱乐活动,与生产劳动、传统习惯、宗教信仰、民族的历史渊源等紧密相关,内容健康,形式多样。主要分为:游戏类、棋艺类、杂耍类等。其中,游戏类有“阿玛哈勒”(儿童和青少年参与的一种游戏)、“打岗”(青少年放牧时玩的一种游戏),棋艺类有“四门”、“下油锅”、 “下方”和“赶牛”等,杂耍类有转毛蛋、踢毽子等。
舞蹈音乐
土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之乡是歌舞的海洋。逢年过节,婚嫁喜宴之时,亲友老人咸集,载歌载舞以表达庆贺和祝福之情。土族的歌谣以其不同的形式的内容,可分为赞歌、问答歌、婚礼歌、情歌、时政歌、劳动歌和儿歌等类型。赞歌多在男女婚嫁、逢年过节、新屋落成等喜庆日子里饮宴时演唱。赞歌的曲调柔和优美,奔放悠扬;问答歌的内容极为丰富广泛,从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气象节令、历史典故到生产活动、人情礼节、风俗习惯等,包罗万象。主要如《混沌周末》、《幸木斯里》、《恰然》、《五行问答》等;婚礼歌隆重而热闹,整个婚礼过程都要在歌舞中进行。婚礼歌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主要有互助土族的《纳信斯果》、《依姐》,民和三川土族的婚礼歌《阿里玛》、《切馒头》等情歌,土语称之为“西久日道”,民和三川流行的情歌叫“阿甲哟”,“阿日洛”是流传在互助等土族聚居地区的一种用土语演唱的情歌。此外土族地区还流行用汉语演唱的“花儿”,主要有《土族令》、《好花儿令》、《杨柳姐令》、《红花姐令》等十几种曲令;土族地区流传的时政歌有反抗封建礼教的,有反对抓壮丁拉夫的、有揭露贪官污吏的等等;土族地区流行的儿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游戏歌,一种是事物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好唱,有启发儿童智力的作用。
土族民间的传统舞蹈,因地而异,主要有“安昭”、“会手”、“杀虎将”、“庄稼其”、“於菟”、“嘎尔”等。其中,“安昭”是互助土族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古老的民族舞蹈,举行婚礼或其它喜庆节日,在庭院中间的圆槽或在场圆中为首一人载歌舞,领唱众词,其后跟随的若干穿五彩花袖衫的青壮年妇女,亦载歌载舞,伴唱歌的衬词。“安昭”舞步轻盈,柔和而优美,舞姿是先向下弯腰,两臂左右摆动数次,然后跳高一步向右转一圈,在转圈时两臂举上。舞曲主要有《幸中布索》、《安昭索罗罗》、《拉热列》、《拉木亚昭》、《昭因昭》、《谢玛罗》、《强强什泽》等;“会手”、“杀虎将”和“庄稼其”等,是民和三川土族在“纳顿”节表演大型传统舞蹈;“於菟”是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村土族中表演的舞蹈,凝重古朴,粗犷豪放;“嘎尔”舞流行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康多乡土族聚居区。
建筑艺术
土族有独特的建筑艺术和风格。土族建筑主要有住宅建筑、寺院建筑和园林建筑,而尤以住宅建筑和寺院建筑最能反映土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土族的住宅建筑,庭院式土木结构。每户都有一个独立的四合院,高而结实的围墙是用土夯筑而成的。墙的四个角顶上各置一个长圆形白色卵石,用以避邪保平安,这与人类早期对石头崇拜的原始观念有关。围墙筑成后,表面还要用白泥抹光,使之牢固而美观。院内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作为人的起居室、佛堂、储藏室等。土族住宅建筑的特点是,房屋设计新颖、配料合理、作工精细、美观结实,民房的结构装饰,既符合青海高原寒冷的特点,又体现了民族建筑艺术的风格特点;土族地区众多的寺院建筑,大都为汉藏式结合的建筑,结构独特,气势雄伟,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色。修建经堂佛殿的木工、油漆、装饰、绘画、雕塑、刺绣等工艺,均出自土族工匠之手。这些土族工匠,作工精细,匠心独具,有较高的名望,特别是民和赵木川的木匠,在青海是较有名气的,他们曾去西藏、甘肃,甚至尼泊尔、印度修建寺院。值得一提的是土族妇女为佛殿经堂所绣制的各种佛像、经幡、柱毯、壁毯等刺绣作品,以彩虹为基调配色选料,用盘线、平线精心绣制,维妙维肖,巧夺天工,为殿堂增添了光彩,也展示了土族刺绣艺术的绰约风姿和土族地区寺院建筑的独特风格。
体育
土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体育文化。土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有狩猎、轮子秋、赛马、射箭、举碾子、踢毽子、打梢、打毛蛋、抓石头、丢钱、抓羊、碰鸡蛋、蹬棍、拔腰、扳手腕、打秋千、拔河、棋类、解绷绷等。其中既有力量型的,也有智力型、技巧型和综合娱乐型的,许多项目老少咸宜,普及率很高。
轮子秋是最具有土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比赛规程是每两人一组,各坐在梯子两端,紧握皮绳,转动车轮后随之旋转,以转速快、时间长、又不头晕、眼花者为胜;土族人民十分喜爱荡秋千,尤其在春节期间,荡秋千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赛马分走马和跑马两种,走马比赛时,马以碎步平稳地急行,要求“走”,在“走”的过程中“跑”起来就算犯规。这种马一般要经过专门训练。跑马比赛时,则不管驰骋技艺如何,只要最先跑出终点即算胜利;蹬棍子,亦称蹬拉,是土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为解除疲劳,活跃生活而进行的一种娱乐型的体育活动。比赛时,两个伸腿坐地,两脚相蹬,双方同握一根一米左右的木棍,发令后,各自作力相拉,不许曲腿,以臀部离地者为负;解绷绷多为少年儿童所喜爱,一般由两人玩,将一段细绳接两头,先由一人用双手撑开构成某种几何图形,然后由另一个人用双手勾、挑、穿等法使之改变原型,构成新的图形。两人轮流解绷,巧妙地绷出各种有趣的图形,能者为胜;抓羊,即由一人扮狼,另一人扮牧羊人,其余人均扮羊群。以牧羊人为排头,羊群随后排成一行,各自抓紧前面一人的腰带。“狼”要吃“羊”,“牧羊人”要保护“羊”,“羊群”紧随牧羊人避开“狼”的袭击。以“狼”抓完“羊”或“牧羊人”保护住“羊”为胜,否则为负,此项目活动热烈、灵活多变,为土族少年儿童们所喜爱;棋类主要有赶牛、熬油锅、下方、象棋等,其中赶牛、熬油锅、下方等项目的规则主要是用甲方的棋子去围死乙方的棋子,围死一个取掉一个,直至困死为胜。
传统习俗
服饰文化
土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土族服饰文化,表现了土族的信仰、崇拜以及其他一些历史文化形态。土族男女服饰各不相同,其中妇女服饰最具特色。土族妇女的服装分长、短、内、外衣等几种,还分单的、棉的、夹的,土族语分别称"年昂"、"汪西日"、"郭登"。土族妇女的长短衣均为小领大襟开叉。青年妇女长衫(年昂、汪西日)袖子套花袖筒,土族称"秀苏",依照天上彩虹色彩设计,用红、黄、绿、紫、黑、白、蓝等七种颜色的绸缎料堆制,色彩协调,对比鲜明,艳丽夺目,美观大方。花袖上套穿黑色、紫色镶边的坎肩,腰系绣化散带或达博腰带,并佩挂钱搭子,穿红裙子。民和地区的土族青年妇女,穿长衫和绯红或绿色百褶裙。不论那个地区,老年妇女不再穿华丽的衣衫和裙子;土族妇女的裤子膝下部分有套筒,土族称为"贴弯"。裤料颜色有黑、蓝色等,已婚妇女的贴弯为黑色,红色贴弯是少女的标志。但同仁地区的已婚妇女也可用红色。老年人不再用贴弯;土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土族称为"恰绕"。恰绕分长腰、浅腰。青年妇女的鞋面上都要绣花,鞋底较厚、结实平稳。老年人不穿绣花鞋。现在的土族妇女中穿皮鞋和浅腰鞋的多了,但民族传统鞋袜还要做,而且在民族节日必须要穿;土族妇女的头饰比较复杂,且形式多样。土族称妇女的头饰为"扭达"。
互助土族解放前的头饰主要有:"土观扭达"、"捺仁扭达"、"适格扭达"、"加什扭达"等几种,其中以"土观扭达"为最古老、最尊贵。扭达的制作讲究甚多,工序繁杂。如"适格扭达"(即马鞍型头饰)的制作法是:用硬纸和碎布裱糊成马鞍型架子后,贴彩色布条,周围一圈一寸见方的云母片,边饰两层红、黄色线穗,层约20多束,额沿有二寸长的红丝穗,背面边沿密挂一道二寸长的钢针。与扭达相配的饰物,还有"商图"、"藏日"、"那彦"、"胡罗斯"、"素"等。商图用铜片制做,形如蘑菇,扣于顶髻,用簪子别在头发上。"藏日"为6块银制的长三角形饰物,系在周围两边。"那彦"是用簿铜片制成,从头顶向前斜压,夹住两鬓发辫。"胡罗斯"长达几丈,挂在商图簪子上。"素"是大项圈,直径约1尺多,蒙有红布,上面镶20 余枚铜钱大小的海螺片。其它扭达的相配饰物与适格扭达的饰物基本相同,但有区别。
土族的男性服饰,过去一般都穿长衣,以长衣为主,现在却变为以短为主,长短结合。青年人的衬衫、腰带、鞋袜都要绣花。白布衬衫为小领大襟,胸口镶一块四方形乡花布,土族语称"西交其格格",汉语意为"胸花"。衬衫两只袖筒口有二寸多宽的黑布镶边,边上有均匀的三针跳线,领子有立式的,也有翻背的,镶花边或水獭皮。白衬衫上面套穿坎肩,有黑、蓝、紫色。腰系彩绸或绣花棉布带子。足穿浅腰鞋,鞋面绣花。头戴翻边毡帽或礼帽,显得干练、潇洒。过去民和地区的青年男子穿长袍短褂和礼帽,现在已基本和汉族相同。同仁地区的男装基本上与藏族相同。
饮食文化
土族的饮食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元代以前,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经济,在元末明初时,农牧兼营。在从事畜牧业经济时,人们的食物结构单一,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还食用青稞炒面等。明末清初以后,土族由畜牧经济转为农业经济,饮食则以面食为主。土族做的馍馍花样众多,酥香味美,主要有锟锅馍、花卷、“哈流”(油面包子)、油饼、“盘馓”、馓子、“包适左”等。土族用白面(小麦面)、青稞面、豌豆面加工制作的汤面品种也较多,用小麦面做的有长面、面片、寸寸面、“热温”(一种较宽的面条)、凉面等。土族的肉食主要有猪肉“肉方”和牛、羊肉手抓。此外,还有用猪、羊、牛肉等制作的各种菜肴,基本上与汉族菜肴相同。土族喜欢饮酒,酒在土族的饮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了土族特有的酒文化。历史上,土族人家几乎都能酿造“酩醯”(一种低度的青稞酒),尤以互助土族为最。现在,酿酒已成为土族地区重要的产业之一。青海青稞酒集团公司,已成为互助县最大的国有酿酒企业,她生产的互助牌系列青稞酒誉满省内外,甚至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昔日名不见经传的青海青稞酒厂,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
婚俗文化
土族婚俗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土族原则上只是同族相婚,但实际上,土汉、土藏、土蒙相婚的比较多,土族认为这些民族都信一个教,生活习惯上有许多方面相同或相近,可以共同生活。土族历来禁止同曾祖的兄弟姐妹之间结婚,就是相隔几代以后的,仍然严格禁止。土族实行男婚女嫁、一夫一妻制。土族的婚恋习俗大致要经过请媒、定亲、送礼、聚亲、送亲、结婚议式、谢宴等程序。如果男方家的父母看中了别人家的姑娘后(或男女青年已自由恋爱后),就请两个媒人带上哈达、两瓶酒及锟锅馍和花卷馍各一副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就收下礼物,并热情招待媒人。否则,将礼物让媒人带回。卓尼土族的习惯是若女方同意,就在酒瓶内装入青稞或小麦,瓶口拴一撮白羊毛,让媒人带给男方。征得女方家的同意后,男方家再请媒人带上哈达、酒等礼品去定亲。定婚后,男方还要请媒人去女方家议别、送礼、商定结婚吉日。土族的婚礼,自始至终是在欢乐而独特的歌舞中进行的。结婚前一天,即女方嫁女之期,亲友们带着钱、布料、衣服等礼物装箱贺喜,女家则设宴招待。这一天,男方则通过媒人向女方家送“麻泽”(即羊肉或猪肉若干斤,供女方家待客用)和肉方子一块,血肠、面肠各一节(请女方家送亲喜客用)。民和土族在这天请媒人在驴上驮着男方家的一个羊腔子和二十四对大馒头等物送到女方家。傍晚,男方派两位能歌善舞、擅长辞令的“纳什金”(迎亲人),带是一只活母羊(二岁羊,为吉祥物,由女方家喂养,不能宰杀)、三瓶酒、 三付馍和新娘上马时穿戴的衣服、头饰,前往女家。女方村落的男女青年热情迎候,频频敬酒。这时,阿姑们赶回女家,关上大门,在里面唱《唐德格玛》歌,纳什金则必须以歌作答,才可进门。
当纳什金进门槛时,她们又从门顶上向下泼水,嬉笑戏谑,祈求吉祥如意。在民和地区,纳什金称为“喜客”,来到新娘家门口时,那些阿姑们关紧大门,不让他们入门。于是喜客就得向阿姑和东家求情,并许下干针、银币等,才放进来。纳什金上炕喝茶、用饭时,阿姑们开始以唱代骂,唱《纳什金斯果》歌,百般奚落迎亲人,诙谐风趣。阿姑们唱完后,纳什金也要唱歌跳舞,直到鸡叫头遍。待鸡叫二遍时,开始给姑娘改变发式,穿戴新婚妇女的服装,接着在堂屋举行上马仪式,整个仪式是在唱歌、跳舞中进行的,一直唱到新娘上马。上马起程仪式举行后,由新娘的亲人8-10人组成“红仁切”(送亲喜客) 护送新娘到婆家。
当“红仁切”走到距男方家二、三里路时,男方派两个人前往敬酒(土语叫“斯木托斯呼”),到男方大门前时又要敬酒、献哈达。门前摆有接桌,上面放着酥油花的“西买日”和柏树枝的一碗牛奶,桌傍有一木制方斗,斗内盛满麦麸皮,插上一枝有哈达的箭,放一个用布裹着的瓷瓶(表示未来的子女)。“红仁切”为表吉祥,用柏树枝蘸着牛奶洒向四方,并围绕方斗边歌边舞。新娘进大门时,有两个妇女在前面拉着红白毛毡,新郎新娘踩着毡,男左女右,双手扶着红布裹着的瓷瓶,并肩步入庭院。紧接着举行拜天地仪式,答谢媒人。谢毕,新郎新娘携手入洞房。以上诸仪式结束后,在院子中门铺上草,搭上木板,设宴席招待“红仁切”。席间要给“红仁切”上五个肉方子,男方和女方家互相抬送哈达、衣物等。之后把“红仁切”请往旁席或阿姑家( 女方村庄的姑娘嫁到本村的人家)酒肉招待。第二天, 主人以丰盛的酒肉招待“红仁切”,最后吃“起发面”(即长面条)。“红仁切”刚端上饭碗,男方家的小伙子手捧酒碗,在大门口唱起“赫杰”(起发喜客歌),向娘家人敬酒欢送,至此整个婚礼结束。
生育
生育孩子,对土族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喜事。为孩子要举行的满月仪式,非常隆重。按土族的习俗,男孩子提前一天满月,女孩子则必须满一个月。满月时,孩子的外公,本家长辈,凡来看月的亲朋好友都被邀请,给孩子穿戴新衣服,设宴招待客人,表示感谢。到黄昏时分,婴儿由其父亲抱着到大门口,迎接放牧归来的羊群,表示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可能是土族的先民以及土族早期畜牧业经济遗留的对马牛羊的崇拜。孩子满月后,由爷爷或父亲到活佛那里测生辰八字,取乳名,禀问有没有需要给孩子请神禳解的问题。个别男孩,请一方保护神保佑,佩戴护身符。有的保佑七年,有的九年。在被保佑期间,孩子不剃头,扎小辫子,像个女孩似的。保佑期满后,再请来保护神,给孩子剃头。女孩子则没有这些礼仪。土族婴儿,周岁剃头,婴儿一般都要穿枣红大襟长夹衫。
丧葬习俗
土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独特,主要丧葬方式有:火葬、土葬、天葬和水葬。青海互助、乐都、同仁和甘肃天祝地区的土族多数实行火葬,少数实行土葬,青海民和、大通等地的土族一般实行土葬。土族的火葬对象是由选择的,土族把火葬视为圣神的一种丧葬方式。隆重的火葬限于正常病故的老年人,而且必须有子嗣。非正常死亡的和青少年早逝者,则采取火葬中最简便的方式进行;土族的土葬习俗与汉族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差别;土族的天葬对象是夭折的婴儿和少儿。土族的天葬与其他民族实行的天葬不同,既没有固定的天葬台,也不举行天葬仪式;水葬主要是在青海民和三川地区的黄河沿岸土族中实行,水葬的对象是早逝的少男少女。不论是火葬、还是土葬,都要举行隆重的葬礼和仪式。土族的火葬仪式隆重肃穆:老人病故后,将其衣服脱去,遗体扶起来,成蹲坐状,双手合十,两姆指撑于下颌骨,放在主房的炕角头,周围用干净的土坯挤紧,上面披上白布和哈达。当天早晨,即派人去向喇嘛或本钵子占卜葬期,邀请本家各户家长去商议治丧事宜。请木工赶做灵轿。第三天下午,遗体入殓。
用一条向左拧成的黄布条,土族语称"布日拉",殓入灵轿内。灵轿精制,用松木制作,灵轿正面精心雕刻悬梁吊柱,顶部雕刻日月模型,其余部位也着色绘画,修饰华丽,灵轿像一座庄严的宫殿,称为"一转三"。也有用杨木制作的一般灵轿,用黄色涂抹。灵堂设在堂屋里。一般在家停放五至七天。老人病故后要请喇嘛诵经超度,还有的要做经事,并由喇嘛主持,每晚请本家老少集体念"嘛呢经"。举行葬礼的前一天,是集中祭典的日子,土族语称"日格"。本家各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来吊唁,舅舅来"认骨"。黄昏时分,请人到一个僻静处,用120块土坯砌火化炉。 火化仪式,一般在早晨六七点钟举行。灵轿由儿子、侄子等抬到火葬场(临时的),遗体由其儿子或侄子从灵轿中抱出,脱去黄布套,面向西方,放入火化炉内后,送灵者都跪在周围祭典。女儿、媳妇都要哭丧。由指定的两位本家兄弟点火,灵轿也要砸碎焚烧。喇嘛诵经,向火化炉内投放五色粮食,以及各种祭物,两小时左右,火化结束。在过去,隔日拾取骨灰,现在就于当天下午拾取,放在一尺长的柏木匣内(形如棺椁),由儿子或孙子用一根红线牵引,埋在临时选定的地方,待到第二年清明节时,再迁到祖坟地埋葬。实际上,这是一种复合型葬俗。亡人送葬后,子女服丧,一般为七期。同仁地区三七日、五七日、七七日念经追悼。死者衣物施舍给寺院。子孙守孝期为一年。服丧和守孝期内,不玩乐、饮酒,不赴宴,不穿新衣,当年春节不贴春联,不拜年。
起居习俗
土族的起居习俗,因地而异,一般聚族而居,依山傍水。土族村落比较集中,有十几、几十甚至上百户为一个自然村。现在行政村实际上是若干家族村的联合。土族的起居习俗,大体分为互助(包括大通、乐都、天祝、永登等地)、民和( 包括同仁、甘肃积石山等地)和甘南卓尼等三个不同地区。 土族这三个地区的起居习俗,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差别。共同的习俗是居住为庭院式结构,每户都有一所独立的庭院,一般有0.5亩左右的宅基地。庭院四周为五六米高的土墙,称庄廓。四个墙角的顶部,放置四颗白石头,表示安神(土地神)。土族善于筑墙,庭院围墙都比较高,而且墙面光滑整齐。围墙筑成后,再用白土草糠和泥抹光。院内盖房,可盖两面、三面房不等,有条件的四面盖房,每面为三间,四个角各盖两间共8间。
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也有盖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的。在过去,家境优越的人家盖砖木结构的平房或二层楼房。现在盖砖木结构、砖砼结构的平房或楼房的就比较多了。大房即主房的朝向,要按依山傍水的习惯而定,一般座北向南,也有座东向西。庭院中央一般都立一根嘛呢旗竿并有白布印的经幡,门顶上也立一根较低的嘛呢旗竿,宗教色彩较浓。每户庭院中央设一座四方宝瓶台,其地下埋有宝瓶,上面靠主房的方向,设一尊煨桑炉。中老年人逢初一、初八、十五的清晨,洗漱后焚火点燃柏树叶、乳香等敬佛,香烟燎绕,满院飘香。每户的大门也按依山傍水的习惯,在主房对面设置。门前有一片三米多高四米多长的墙叫照壁,照壁的顶部也放置三块白石头,表示镇邪。照壁的背后,一般种三株松树或杨树作为陪衬。大门的顶部或照壁的墙洞里放一只石狮子镇邪,猪圈和厕所,一般建在庭院外。
礼节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勤劳、智慧的土族人民形成了爱国家、爱民族,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土族人注重公益事业,认为,这是好事、善事、积德之事,为人一世,应该做些对公众有益的事情。因此,土族社会对公益事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土族人民乐善好施,凡属筑路架桥,修渠植树、发展文教等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土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把劳动看作无尚光荣之事。一个人如果勤劳,就会得到大家的夸奖和尊敬,如果不爱劳动,好吃懒做,过不劳而获的生活,就被看做是非常可耻的。土族很注重团结互助,一家有事,大家帮忙,一家有难,众人相助。在和兄弟民族交往中,土族也很注意民族间的互相帮助和团结和睦。土族人民讲信誉、重承诺,以诚待人,赢得兄弟民族的称赞。尊老爱幼是土族人民传统的美德,也是土族社会的道德规范之一。是否尊老爱幼,是衡量一个人品质好坏的标准之一。如果不尊重老人,甚至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和对幼小不尽抚育之责的人,将会受到人们的唾骂。
土族是一个热情好客、重礼节的民族,凡是前来拜访的客人都竭诚招待,十分热情。往往待之高茶贵饭,美酒佳酿。土族人常说:"客来了,福来了"。土族又是一个喜欢饮酒的民族。每当客人至家,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起程时,主人在大门口向客人又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
家庭
家庭是土族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也是生产经营单位。土族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生活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封建社会,土族讲究家大业大,这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和睦兴旺、家长是否治家有方的标志。人口多、辈份多的大家庭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誉,大家庭成员也以此为荣。因而,土族家庭三、四代同堂、或几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较多,这些大家庭人口一般为十人或十几人不等,有的更多。解放后,大家庭逐渐减少,核心家庭逐渐增加,但因赡养老人关系而形成的三、四代同堂的家庭仍然存在。家庭中一般由男性长辈担任家长,若家长年过六十,则交下辈长子担任家长之职,因分家,出家为僧等原因,长子不在家中,次子接任,依次类推。最后,老人一般要和幼子生活在一起。土族家庭的分工基本上是男子管外、女子治内。在生产劳动中,男子担负主要的体力劳动,如犁地、浇水、收割、打碾入库、运送肥料等。但是,女子则几乎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各个领域和程序,而其中的拔草、簸筛粮食则是女子的专职,家务活大部分都由女子去干,如担水、烧饭、洒扫庭院,照顾幼小儿女,服侍老人、缝补衣物等等。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是土族社会的普遍现象,解放以后,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仍然在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表现在家庭生活中,是男性家长决定家中的一切重大事情。
宗教信仰
土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早期的土族,主要信仰原始的萨满教。元末明初,藏传佛教传入土族地区并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发展尤为迅速,土族地区出现了许多格鲁派寺院,主要有:互助的佑宁寺、华严寺、金刚寺、曼头寺、章嘉寺、天门寺、松番寺、曲隆寺、吉藏寺、却藏寺,大通的广惠寺、平安寺、松布尕寺、祁家寺、诺木齐寺,民和的朱家寺、文家寺、卡的喀寺、赵木川寺、白家寺、赵家寺,乐都的金角寺、扎的寺、山城沟寺,同仁的吴屯寺、年都乎寺和甘肃天祝的天堂寺等,其中以佑宁寺最大,号称湟北诸寺之母(青海湟水北部地区)。历史上互助、大通、乐都一带的寺院大都为佑宁寺的分支属寺。这些寺院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土族、藏族人民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土族地区除大小寺院外,大多数村庄都有一所小庙,土族群众的宗教活动即以本村小庙为中心。青海土族地区的大部分村落都有"崩康"(意为十万佛)、"俄博"(即嘛尼堆)、"苏克斗"(意为挡雹阵),其主要作用是保佑地方平安,风调雨顺,抵挡冰雹灾害。土族人民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同时,还有许多民间信仰。这些民间信仰,一般属于原始的萨满教遗迹,但也有些地方明显受了汉族信仰的影响。
民族节日
土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安昭纳顿节等。春节是土族最热烈、最隆重的节日,土族称为"新年"或"新月"。初一清晨四时左右迎神,有的地区是在零时举行迎神仪式。在庭院中点燃一堆麦草火,在宝瓶台上摆上各种馍馍,佛堂里点灯烧香,放炮,迎接各路神灵回人间。迎神仪式之后,首先给家中的长辈磕头拜年,然后再给同一家庭中的长辈拜年,依次要给所有的家族长辈拜年。同一家族内拜年,比较简单,只拿一条哈达、一副馍馍、一壶酒就可。有的地方有家族内集体过年的习惯,每年有一户或两三户主办,家族男女老幼都去参加,由家族长辈祝新年辞,集体向家族神磕头,一起吃饭、喝酒、唱歌,使家族内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团结。从初二开始,要给亲戚拜年,儿子媳妇给岳丈拜年,侄子侄媳给姑夫姑母拜年,朋友之间互祝拜年。安昭纳顿节在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五,为土族的社交游乐节日,广大土族群众在这一天举行不同形式的集合,或在公园,或在机关,或在村庄,成千上万人穿戴一新,兴高彩烈,转安昭,演《庄稼其》,跳《杀虎将》舞,唱歌、赛歌,为夏日的游乐活动拉开幕。此外,土族还有"二月二擂台会"、"三月三庙会"和"六月六花儿会"等民间集会。
禁忌习俗
在漫长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土族人民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禁忌意识和禁忌习俗。这一习俗,表现在土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土族忌吃马、骡、驴、狗、猫等动物肉,忌讳在牲畜圈内大小便,认为这会影响畜群的发展。土族人忌讳给客人在有裂缝的碗里倒茶水,并忌讳当客人的面吵架或打骂孩子。土族群众走远路或办一些重大事情(如相亲说媒等),早晨出门碰上空桶、空背斗及不干净的东西时,认为凶多吉少,颇不愉快,甚至返回来改日再走。土族的寺庙大殿或家庭佛堂内禁止去过暗房(月房)的人以及孝子(服丧的人)和妇女进入。土族有忌门的习惯,如生了孩子、安了新大门、发现传染病、驴生了骡驹等时,别人不得进入庭院。忌门的标志是:大门旁边贴一方红纸,插上柏树枝,或在大门旁煨一火堆,有时在大门旁挂上系有红布条的的筛子。
名胜古迹
土族地区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比较著名的名胜有:互助五峰山,大通宝库峡,民和娘娘天池、莲花台、七里药泉,同仁温泉等。土族地区的古迹主要有:民和县境内的黄河古渡( 古称"临津关")、周家古杨(约有600年历史)、降唐古城( 亦称"享堂古城")、白土城(俗称"丹阳城"、亦称"黑城") ,互助县境内的威远古堡、钟鼓楼,同仁县境内的保安古城( 距今有400余年历史)、大明石碑(在同仁县年都乎村),大通县境内的城关镇(亦称"白塔城")等。这些名胜古迹,现已成为土族地区的主要旅游景点或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山森林公园距互助土族自治县70公里,东北与乐都北山林区相接。森林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公园内植物约有7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就有154种。乔木有云杉、油松、园柏、白桦、山杨、华北落叶松、北京杨等数十种。中草药有党参、大黄、雪莲、贝母、黄芪、羌活、穿山龙等几十种。观赏花卉亦不少,有山梅花、人仙花、剌莓花、金露梅、银露梅、丁香、青海杜鹊花等。森林深处有马鹿、抱鹿、马熊、猞猁、獐子、石羊、雪鸡、旱獭、豹、狼、狐狸等野生动物出没。
北山林区,风景秀美,环境幽静,青山碧水,是一处理想的野游避署休闲地。北山公园是一座天然风景林区,已被青海省列入风景旅游区,每到盛夏季节,来林区野游的客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