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汉东回族乡位于湟中县西南部,距县城鲁沙尔镇13公里,北接多巴镇,南连大才乡,东邻西部矿业公司,西与共和镇接壤,地理位置东经101°4′11″,北纬36°5′25″,平均海拔2650米,年平均气温3-4℃,年平均降雨量550MM,年日照时间为2564小时,无霜期为130-140天。
(二)人口与自然资源
全乡共辖14个行政村、3160户、17717人,其中劳动力7565人。有汉、回、藏、蒙四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占自总人口的52%,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总耕地面积为29062亩,其中水浇地15482亩,山旱地13580亩,人均占有耕地1.76亩。草场面积12850亩,可利用面积1100亩,耕地面积5570亩,全乡拥有丰富的砂石资源。能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的产业项目主要为农业结构调整后的温棚蔬菜及露天蔬菜种植、汽车运输业以及以牛养贩育和奶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
(三)经济状况
乡域经济在乡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借西部大开发、湟中大发展的机遇,全乡国民生产总值、粮食产量、人均纯收入等各项经济指标均有了明显提高。1985年种植业人均收入212元,林业人均纯收入为115.5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185元,商业产值547万元,饮食业产值0.57万元,汽车运输业178.77万元,劳务输出人均89元,工副业人均收入171.5元。2001年种植业人均收入383万元,比上年增长6%,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78万元,比上年递增12%,粮食产量达到339.13万公斤,畜牧业人均收入318元,增长26%,运输业人均纯收入212元,比上年增长36%,劳务输出人均纯收入282元,递增17%,工副业人均纯收入达到212元,增长20%。按照《汉东乡“十五”规划》,2002年种植业人均收入可达到406元,畜牧业431元,运输业287元,劳务输出318元,工副业达到254元,人均纯收入比2001年的1047元增加291元,达到1698元,增长20.7%。
二、改革开放以来汉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简要回顾
汉东回族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全乡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改革初期,农业靠单纯的“牛拉式”的耕作方式,机械化程度很低,更谈不上农业的产业化调整,粮食亩产量只有400斤。非农经济发展方面,大多数群众从事小规模的采金活动和汽车运输,这两产业在当时乃至今天,对全乡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畜牧业发展只停留在自繁自育(食)和用于耕作中,不能形成明显的经济效益。总体上来说,从农民承包土地到现在的变化及取得的成绩,从以下两组数字可得到反映,198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603.56万元,人均纯收入只有372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122.2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407元;1985年,畜牧业产值150.8万元,2001年为746.6万元,1985年,大牲畜为2589头,商品率为30%,其中牛1887头,商品率18%,羊550只,商品率60%;2001年牛1242头,商品率达到75%,养3047只,商品率70.9%,林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14.06万元增长到2001年29.76万元,其中完成思旁植树99万株,成片造林6300亩,林网25000亩,荒坡荒山治理5575亩,兴建梯田13580亩,完成水利配套设施投资980万元,改造乡村公路14条,3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5万元,全乡个体工商户由1985年的32户发展到2001年的105户,农业机械487台,2001年发展各类大中型农机具2270台。
(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改革三十年来,全乡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科教文卫、广播电视全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民族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大力消除文盲,强化科技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上,从教育基础抓起,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在校学生迅速增加,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多,并且失学率明显下降。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扫盲力度,基本上消除了青壮文盲,共完成各类科技培训、劳动者技能培训,跨世纪农村青年星火培训18万人次,完成学校危房改造13万平方米,各类电化教育普及到基础教育中,学生素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卫生事业在提高群众免疫、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上取得了很大实效,群众的就医困难得到了改善,乡村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得到质的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已全面启动,通过各种项目完成乡村医疗危房改造5060平方米,使多名白内障患者复明,多名肢体残疾人得以康复,同时,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计划生育率达到100%,累计完成“三结合”帮扶资金13万元,广播普及率达到95%,电视普及率达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