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朔北藏族乡成立于1984年7月,近邻县城,位于风景区老爷山脚下,距县府驻地5千米。面积43.7平方公里,总户数2466户,总人口11813人,其中少数民族6872人,占总人口60%。辖阿家堡、永丰、菜子口、药匠台、小龙 院、马场、代同庄、下吉哇、李家堡9个村委会。1951年改第四区第二乡,1952年复改朔北乡,1958年改为红光公社,次年又更名朔北公社,1984年改为朔北藏族乡。2006年8月,撤销窎沟乡,并入朔北藏族乡。
地理上属东峡河谷川水滩地,土地平坦,土质良好,海拔2455米,年平均降水450毫米,年平均气温3.9℃,无霜期90天,属低温冷凉气候。
朔北藏族乡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按照“一种二养三植树,争当老板奔小康”的发展思路,真抓实干,为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奠定了基础。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我乡利用邻近县城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基地,按照市场要求,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到目前固定蔬菜面积已达4000余亩。同时由县蔬菜站在我乡代同庄设置甘兰示范田100亩,并且与本省百胜公司签约。在我乡李家堡村种植荷兰豆120亩,甜脆豆80亩,共计200亩,亩收入达2000多元。标志着我乡农业又迈出可喜一步,开始向单一农业向订单农业转轨的经营形式。2001年,该乡争取国家扶贫贴息贷款120万元,财政无偿投资80万元,种植红葱养护小温棚1200个。
二、积极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建成阿家保福利砖厂一个,驴马定点屠宰厂一个,狐狸养殖厂一个,牛羊猪育肥基地六个,解决闲散劳力200多人。
三、该乡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朔北地区的旅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一个藏族风情园发展到金帝避暑山庄等8个旅游景点。这些行业的发展,与农民的生活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起着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