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向化藏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23公里。东连互助县,南接东峡镇,西北接桦林乡、门源县,总面积170多平方公里,海拨2750——4240米,年平均气温0.8℃,年降雨量590毫米,无霜期80——90天左右,属脑山地区。全乡辖上滩、下滩、三角城、将军沟、达隆、驿卡、麻庄、流水口、立树尔9个村委会。37个自然村,共1862户,844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58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3%。少数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三个民族。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向化乡,1951年改第六区第四乡,1952年改为向化乡,1956年设向化藏族乡,1958年合并为东风公社,后易名向化公社,1984年复设向化藏族乡。
辖区内多山,植被多为长年生灌木,多草山,约18万亩。山地约占全乡总面积的80%,林区主要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多青杨、落叶松,森林覆盖率为37%。
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兼以少量的畜牧养殖及打工副业收入,全乡共有耕地3227多亩,人均3.8亩,主要种植青裸、小麦、油菜、燕麦、蚕豆、洋芋等。耕地山地多、平地少,加上气候寒冷,作物产量普遍较低,农业生产以传统的人畜力生产为主,科技含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受气候影响犬,作物每年受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采取作物结构调整,积极更换作物品种,生产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乡成为全县脱毒马铃薯繁殖基地之一,种植的脱毒马铃薯个太、味好、淀粉多,甚受客户欢迎。麦类作物种植面积从南到北不断扩大,种植的红阿勃、白麦等麦类作物不断喜获丰收,结束了在大板山下麦子不成熟的历史,使世代以青棵面为主的几个村吃上了白面,增加了收入。畜牧养殖业主要以本地黄牛、绵羊、山羊为主,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夏牧冬放,基本靠天养畜,养殖没有形成规模,科技含量低,近年部分农户已充分认识到养建业的优越性,开始棚圈养殖、贩运,形成了“小规模、小群体、小集中、大分散”的规模养殖,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已成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随着退耕还林草步伐的加快,耕地锐减,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抛弃了“等、靠、要”思想,纷纷走出家门南下北上进城打工,在家庭经济收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务工青年,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在改变着我乡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成为农村传统改革的又一代弄潮儿。全乡年财政收入2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500多元。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乡共有小学8所,初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1278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81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成效。全乡各校危房得到了改造,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级中学入学率达95.2%以上,教育事业正向一个新的台阶迈进,为培养新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全乡共有村医疗室9所,中心卫生院一所,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初级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正蓬勃发展,群众的健康得到有效保证。
科技普及事业已提上日程。近年加大了对农民的科技宣传及科技培训及推广,尤其加大了种植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已在我乡油菜籽、小麦、脱毒马铃薯上见到了效益。现在乡有农科站、科协,每年定期邀请县以上有关农科技术人员向全乡村民培训,同时利用电教设备向深度、广度培训,扩大宣传面。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在不断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人,农村呈现出一派新面貌。经过村容村貌整治、“十星级文明农户评比”为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加强了道德素质、民族团结、民主法制教育。目前,全乡遵守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规范个人行为已成一种时尚,赌博、迷信现象大为减少,尊老爱幼、文明待人、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计划生育工作已做为一项重要的大事常抓不懈。乡有计生协,计划生育服务站,已开展一系列的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计生服务工作,并逐步开展了“三结合”等帮扶活动已初显成效。目前全乡出生率78.2%。村民的计划生育意识在不断提高,素质不断加强,现计生工作正向优质、高效的服务方向发展。
辖区内富有沙棘,其沙棘果无污染,富含VC,且含有多种有机酸和微量元素,己由大通县天然植物饮料公司制成沙棘汁。有药水泉一处,其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可研论证已通过,产品商标已注册,只待投资开发,年产优质矿泉水5000吨。近年部分个体户已开发辖区内富有的水泥成分矿产。防水材料矿的加工已因初见效益,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地处脑山,背临祁连山脉支系的大坂山,俗有中达坂之称,山覆长年生灌木、草甸,有公路从山顶直通海北州直至甘肃张掖市,交通便利,有天然草场的加麻沟、达扳沟,沟内覆长年生灌木、人工林,夏季沟内清新恬静、碧草绿水、杜鹃漂香,气候凉爽,是避暑渡假的好去处,夏季游人绰绰,炊烟袅袅,已成为该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乡政府所在地流水口村已成为全乡活动中心,每年在此举办各种庆祝活动,附近有庙沟山,庙已不复存在,沟内林木茂密,松涛声声,溪流潺潺,南接林区黄柏崖,是渡假的胜地。
辖区内藏族群众系农业区藏族,从事农业的种植业生产,以村为单位定居,房屋系土木、砖木结构平房式或脊梁式,原来的藏族风貌己不在,极少数藏族妇女保留有东峡藏族独有的长袍,长辫筒,戴银饰、毡帽或狐帽的头饰和服饰,但己是节日之景观,平日很难再现。通用汉语,藏语已无人会说,生活习性已汉化,部分村在节日保留有祭俄堡,放禄马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