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与兰州市红古区一衣带水、文脉相连、经济相融。长期以来,在河湟文化的熏陶下,两地群众守望相助、互通有无,绘就了一幅甘青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团结画卷。
隆冬时节,西海都市报社“醉美海东·冬行河湟”报道组走进民和县马场垣乡团结村综合服务中心,已经通了天然气的办公室里暖意融融。在与老党员代表和村委会成员的交谈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川海民族团结合作示范区生动而又鲜活的两地共建往事。
【一】
团结村有汉、回两个民族,共1106户4798人。过去叫上庄村,上世纪五十年代更名为团结村。
其实,团结村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有着深厚的现实内涵。就拿拓宽公路来说,全体村民放弃了个人利益支持国家道路建设,在当地传为佳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马元良的带领下,村民代表前往民和县交通部门协商修建公路事宜,因为连接川垣公路和109国道的交通线正好通过团结村。过去村里只有一条两米宽的小道,两边全是民房,泥泞狭窄的道路严重影响了大型车辆的通行,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
经交通部门专业人员测量后,村干部带头开始了拆迁工作。时任村会计汪秉祥家中的土地被征用得最多,可他顾大家舍小家,不断做家里人的工作,在没有一分钱补偿的情况下,按照线路规划,主动拆除了建筑物。
和汪秉祥一样,团结村的汉族和回族村民家家户户自发出义务工,拆迁的拆迁、修路基的修路基,有的人还从亲戚家借来拖拉机,加入了声势浩大的公路建设当中。
年过花甲的村民马忠强清楚地记得当年修路时的一些建设数据:拆除房屋246间、大门72扇,修建涵洞10处,占地1.6公顷,义务工51000人次……
终于,在村民的齐心协力努力下宽敞平整的新路修好了,依靠运输的团结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这里地处甘青交通要道,村民纷纷开起了沿街铺面,大家伙儿的收入逐年提高。
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了。
汉族村民王忠德家里有7口人,由于长年生病,家庭生活较为困难,先富起来的村民经常自发捐款资助;老党员邓元来的岳母突发疾病,村里有轿车的人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到了医院;回族人家中盖新房,汉族群众都会前去搭把手;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上,村里人都会相互拜访或帮忙,两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不分彼此、世代友好……
【二】
地处湟水河畔的团结村,与红古区虎头崖村一河之隔。作为两个省份的邻村,村民之间难免有一些小矛盾。尤其是虎头崖村的部分村民生活在河水之南的团结村境内,在耕地浇水、新建房屋等方面偶尔会出现一些小摩擦。
马场垣乡党委副书记李祯仁说,“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这一直是乡党委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基层老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在村里和乡里设置专职代访人员,将最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处理。这不,最终将小矛盾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两个村村民之间摒弃了隔阂,现在早就融为了一家人。
就拿修建湟水河团结大桥这件事情来说吧。原先湟水河上只有一座吊桥,是两地村民主要的交通要道。后来建起来了石拱桥,可是桥的承重量还是很小。
在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马强的记忆里,为了能顺利实施这一工程,村里多次与虎头崖村“两委”在废料放置、土方拉运等问题上协商沟通,保证了湟水河团结大桥施工任务如期完成。大桥建成后,方便了群众出行,加强了两地贸易往来,有效促进了两地经济发展。
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才能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这些年,团结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团结就会有发展,两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一年好过一年。
【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团结村民族团结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与民和县多年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密不可分。
民和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创建办专职副主任李积林说,只有把民族团结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移风易俗、乡村治理等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动,才能共同谱写各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民和县市民广场上有一条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这是当地各民族融合发展的浓缩画卷,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1月19日国家民委公布了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民和县榜上有名。如今,沐浴在党的民族政策阳光下,民和大地春潮涌动、万象更新。走进新时代的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团结奋进,向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目标铿锵前行,齐力描绘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加美好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