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狠抓“三交”工作 积极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享的社会环境
海北州加强同毗邻地区的产业协同,全力推动海北与全省及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在共建产业园区、劳务输出、异地办学、支医支教、代表人士参观等方面深化合作,积极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享的社会环境。
一、海北山东文化“交往”更加密切。聚焦以孔孟为代表的齐鲁文化、青海民族传统文化、“两弹一星”精神和“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持续深化两地文化交流。近两年,双方协同举办“好客山东共享美好生活”“梦幻海北”等文旅资源推介会,举办“二十万人游海北”“千车万人青海行”等活动,积极组织双方企业和社会团体参加艺术节、旅游节、各类展会等,组织两地青少年开展“青少年手拉手”“藏汉一家亲”等活动,山东省直20多家单位与海北州建立结对关系,援青4市26个县(市、区)与海北州全部30个乡镇、162所学校、幼儿园、9家公立医院及8家乡镇卫生院建立帮扶关系,四县每年组织160名学生参加异地高中班,两地选派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相互挂职锻炼,有力推动了两省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得民心、促团结、利交融的桥梁更加稳固。
二、特色农牧产业“交流”不断深化。充分依托山东经济、人才等方面优势,以鲁青两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完善“鲁青高原生态农牧产业专家工作站”建设。实施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项目,组建对口支援农牧专家创新团队6个,开展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饲草等农牧主导产业技术研究。开发“鲁青高原生态农牧远程智慧服务平台”,对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国家教学库资源,200余名农牧专家开展线上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加强与对口援建地区和企业的合作,签订20万头(只)牛羊采购协议,设立1000万元牛羊出栏补贴资金,2023年牛羊出栏达200万头(只)。
三、各类帮扶援建“交融”更富成效。着力发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援建机制作用,组织山东专家围绕教育、医疗、通用语言文字、文化旅游等领域,到海北开展学术交流、巡诊义诊等活动。组织8批70余名山东教育专家通过论坛、讲座等方式,为海北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山东省四个市14批医疗专家到海北州全部7家县级以上医院开展中长期帮扶,建立医联体,为海北新建名师工作室5个、示范科室8个、帮扶专业21个。
四、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优化。推进州、县、乡、社区(村)“石榴籽家园”建设,创新制定《关于在全州进一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石榴籽家园”创建活动的意见》,不断优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开展“民族团结楼栋”“民族团结家庭”评选及社区“新服务、新风尚、新生活”主题活动,举办百家宴、各族兄弟一家亲等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杯”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融合。目前,共打造州级社区(村)“石榴籽家园”72个,全州社区“石榴籽家园”覆盖率达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