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221 致敬元勋】且以青春长报国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28 09:19    编辑:易娜         
QQ图片20240828054724四人老照片,从左起为王兰娣、范德娟、罗惠英和俞锡君(资料图)。魏雅琪 摄

  “想不到这张照片会出现在这里。”2009年7月的一天,罗惠英带着家人来到金银滩草原,在刚刚开馆不久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内,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让她热泪盈眶,那段尘封已久的芳华故事再次涌上心头……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3年7月,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创建时期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一张私人留影。照片上是四位风华正茂的女学生,她们侧身挽着胳膊在帐篷前站成一排,身上都穿着老式粗布衣服。

  个头最高的是王兰娣,留着干净利落的短发,挽起两折的裤腿盖住了中筒的雨靴。站在她身旁的三位,从左向右分别是范德娟、罗惠英和俞锡君,三人都扎着当时最流行的羊角辫。

  四人都是上海某学校学生,1963年,学校抽调100多名家庭成分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参加“一个重点工程”。就这样,她们告别了繁华的南京路和迷人的外滩,告别了亲人,和许多“同路人”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临行前,动员的人强调:“你们一个肩膀挑的是中国7亿人的担子,另一个肩膀挑的是全世界30亿人的担子。”对这句话,四人均未置可否。“那时候,我们哪知道自己参与的是何其伟大的事业。”回忆这段岁月,王兰娣说。

  坐着“拉着窗帘的火车”,四人逐渐感觉到了空气的稀薄。随后,她们又转乘卡车,一路风尘仆仆,最终抵达221基地,许多加厚牛毛毡搭的帐篷映入眼帘。随后,四人领到了防寒“四件套”,即棉帽子、棉大衣、毛毡和大头鞋。看着手中厚实的御寒物品,这四个平均年龄20岁、涉世未深的女孩在陌生的西北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四人被分配的任务是根据生产需求到全国各地订购并管理相关器材。具体而言,俞锡君在基建材料管理处,罗惠英在科研器材供应处,王兰娣管理化学试剂,范德娟则管理生产器材。

  此后,四人牢记着基地“五不三保”原则,默默坚守在各自岗位上。

  金银滩海拔3000多米,气候干燥、寒冷,几乎每天都刮风,即便是在最热的季节都要穿毛衣毛裤。虽然住的是棉帐篷,但帐篷的边边角角四处漏风,并不保暖。睡觉时必须穿着棉袄,裹着大衣,盖着棉被。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都得了急性心肌炎。虽然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却丝毫没有动摇她们工作的热情,四人每天精神饱满地工作在草原上。

  有一天,俞锡君正在货站接收一批新到设备,发现其中有一件设备包装出现破损。很快,器材处叫来保卫处工作人员拍照留底,准备向厂家索赔。

  “给我们也拍一张吧。”保卫处的工作人员给设备拍完后,俞锡君壮着胆子说道。就这样,机缘巧合下,有了这张照片。

  其实,当时在军事禁区私自拍照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这张本打算用来向家人报平安的照片被俞锡君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这一藏就是30多年。

  221基地退役后,照片中的四人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天各一方,断了联系。后来,几经周折,征集文物的工作人员才从俞锡君手里得到了这张照片。

  2014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西海镇举办了纪念活动,四人也在邀请之列。遗憾的是,范德娟已离世,没能实现这次故地重逢。

  “我终于又回来了!”车子刚刚驶入令王兰娣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时,她便按捺不住地大声喊道。当王兰娣、罗惠英和俞锡君在会客厅相见时,她们像小女孩那样激动地叫着彼此的名字,紧紧相拥在一起,泪水早已模糊了她们的双眼。

  “没想到,有生之年,我们还可以相聚在金银滩草原。”罗惠英激动地说。

  时光在她们脸上和两鬓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尽管时过境迁,但她们的内心依然热情澎湃,无怨无悔。“我们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能够参加核武器研制工作,是我们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如果再给我们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们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俞锡君说出了三人共同的心声。

  青春易逝,但青春的记忆却如此真切。

  她们,只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她们一样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为共和国的核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就了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一段珍贵的回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