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场全景。囊谦县委宣传部供图
夏季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蓝天白云,处处葱翠,去往白扎盐场的路上处处美景,高山、草原、田地、村落……翻过一个垭口后,就能看到坐落在达纳河畔的盐场,阳光照在盐田上,泛起点点光亮,晶莹美丽。
6月26日,记者来到盐场,整整齐齐形似水田的盐畦尽收眼底。沿着小路向山上走,大小不一的盐田顺着山势铺开,宛如梯田一般。有的刚注入卤水,阳光温暖地铺撒在上面;有的水分已经蒸发,露出大片亮白的结晶;有的还未注入卤水,裸露着棕红色的泥浆。
囊谦县地处我国“三江成矿带”,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卤水盐储量丰富。白扎盐场是囊谦县建场时间最早、泉卤品质较高、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为古老的盐场之一。其历史悠久,有着千年开采制盐的经验,传承至今难能可贵。
每年春秋季,盐场的村民将卤水引入事先修整好的盐畦,让其充分沉淀、自然蒸发,再将浓缩的卤水加以暴晒,然后将生成的结晶颗粒盐收集起来。在经历储卤、运卤、注卤、晒盐、收盐、盐畦修整等多个环节后,囊谦“盐”的价值最终得以发挥。
据了解,如今,盐场的制盐技术依然保持着传统工艺,所制作的盐小部分满足本地需要,大部分销往玉树州以及与之接壤的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等省区。
一粒粒盐不仅是村民们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从古至今,这份“宝藏”让当地人得以生存,也让地处偏僻的囊谦逐渐成为“茶马古道”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积淀出深厚的囊谦盐文化。
藏语中,白扎盐场叫作“白扎擦卡”,译为“猴子的盐场”。当地人相传,在很久以前,白扎村周围森林密布,生存在这里的猴子经常聚集一处,饮用盐泉水,人们尝过后发现泉水有咸味,兑食物食用味道鲜美,便发现了此处有盐资源。
虽是传说,但也有据可循。按照地质学和古地理学的解释,青藏高原在远古时期是一片大海。在地质运动中,海水中所含的丰富盐水随着板块不断挤压和碰撞形成盐矿。如地段的地质层薄弱,盐泉就会裸露出来。
村民丁巴江才家离白扎盐场很近,他告诉记者,每年2月份他们开始平整盐畦,3月份注入卤水开始制盐,一年里主要在春秋两季产盐。在他的记忆里,家里世世代代以盐为生,祖辈们在盐场里制盐,他的父辈也是靠盐生存,现在到了他这一代,依然舍不下盐,去年家里光靠盐就收入了2万多元。
“小时候我就听老人们说,那时候他们带着制成的盐,行走在通往川藏的路上售卖,还会到周边牧区、农区和盐区的村庄,用食盐交换青稞、牛羊、皮毛等物资,盐一直是重要的经济来源。而且,在牲畜饲草料中加入盐场产的盐,牲畜吃了肉质更鲜嫩,不油腻,味道十分醇香。”丁巴江才说。
“除了在本地销售,我们的盐还畅销西藏十多个县,全年经济收入达一百万元以上。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囊谦县盐业公司,让本地有能力的人承包经营盐场,尝试研发高端食用盐和日化用盐,并建设盐业博物馆,对盐场进行旅游开发,不仅能让游客体验囊谦古老的盐文化,还能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白扎村党支部书记布扎西介绍说,囊谦制盐技艺历史悠长,因为早期囊谦盐畦以红色黏土垫底,晒盐过程中常有较多黏土混入,晒出的盐略带红色,被人们称为红盐。
为进一步打造囊谦盐文化品牌,完善囊谦文旅精品路线,囊谦县委县政府在白扎村修建“红盐驿站”,这是囊谦文旅精品旅游路线中唯一的盐场驿站,也是必经打卡点,为远道而来的游人提供周到服务。通过开发特色红盐产品,游客可近距离体验古法采盐工艺、欣赏草原美景,同时,品尝红盐牦牛肉、体验红盐足浴。
在囊谦红盐产业基地办公室,展柜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以红盐为原材料开发的新产品。“作为土生土长的白扎村人,我从小对家乡的盐文化耳濡目染,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打拼,就是想让更多人感受到家乡的传统文化和产品。”囊谦青南红盐现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代青旺扎说。
这几年,随着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囊谦红盐越来越受到省内外游客和消费者青睐,尤其是红盐工艺品、红盐泡脚包等新产品。目前,囊谦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盐产品+盐文化+盐旅游+”产业路子,做大盐文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参观、走访,探寻高原一粒盐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