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粽香情更浓 传统记心中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11 10:11    编辑:谢青玉         

虎台街道各社区端午节活动现场。 倪晓颖 摄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又是一年端午节,人们吃粽子、饮雄黄,插艾草、戴香囊,赛龙舟、诵诗词,体悟传统民俗,品味厚重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鲜艳的党旗、精致的灯笼、华美的服饰……对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殷家庄社区居民王仁菊来说,今年端午节过得既开心又有意义。6月8日,殷家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馨怡手工坊人头攒动,21名绣娘正在进行一场刺绣活动。

  “小巧的银针,细细的彩线……”绣娘一针一线动作娴熟而优雅,用掇绣、堆绣、平绣、锁绣等绣法,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在她们的巧手下逐渐成型,编织出丰富多彩的画卷。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王仁菊绣制的作品“花开富贵”,红、黄、绿、蓝、桂红、紫、白七色绣线,精致灵动的造型吸引众多群众围观、取经。“先剪好绸布的形状,用一只手捏着绸布的一角,另一只手拿着针,从右边缝进去,把线从左边拉出来……”王仁菊耐心地讲解着要领。方寸之间,针线翻飞,不一会儿一朵大红牡丹绚丽绽放,寄予奋发有为、力争上游、辟邪避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绣娘用自己“指尖上”的非遗技艺,实现了青绣与社区文化完美融合,绣出了文明乡风的丰富内涵。这些精妙的刺绣作品,不仅承载着河湟非遗文化的魅力和特色,也在一针一线间传递着大美青海、夏都西宁的文化与底蕴。

  “‘青绣’历史悠久,手法独特,风格古朴,品类丰富,针法繁多,色彩艳丽,是青海各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的民间手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我们每年端午节都会组织这样的活动。”殷家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得春说。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古以来,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包粽子、做香囊、赛龙舟……都是庆贺端午佳节的体现。

  “端午戴个香囊袋,一年不怕五虫害”。青海民间对端午节非常重视,佩戴香囊是青海人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寓意健康平安、幸福祥和。

  6月9日,在海晏路社区,“青青艾草香·浓浓邻里情”香囊挂件DIY活动正在开展。现场,社区工作人员卫莉认真讲解着端午节的由来、香囊的来源与发展、种类及作用等,还介绍了香囊的药材选用和制作环节。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向大家发放了草料、布艺、挂饰、针线等制作工具。大家开始了香囊制作体验,彩布粘贴,细线缝合,药包填充后再以细线缝好,最后串上穗子,一个个玲珑夺目、立体饱满的香囊就制作完成了。有可爱生动的卡通香囊、有造型逼真的花朵动物香囊、有技艺精湛的青绣香囊……样式繁多、琳琅满目。活动现场更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芳香,沁人心扉。

  “香囊蕴含着祛邪防病的美好愿望,社区活动让大家既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了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还增进了邻里间的互动交流,非常有意义,非常开心。”今年80岁的张瑞玟老人笑着说。

  “门前艾草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大家谁知道端午系的五线绳是哪五种颜色……”在冷湖路社区,有关端午节传统文化知识问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问答间隙,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糯米、粽叶、蜜枣等包粽子的材料,又进行了泡米、洗粽叶……居民围在一起,捋粽叶、做漏斗、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清香四溢的粽叶、晶莹剔透的糯米,在男女老少的手中飞速翻转,随即一个个散发着清香的绿粽就新鲜“出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一片粽叶、一缕清香、一根细绳传承着千年的味道。

  “注意看手势,一展、一折、一填、一压、一绕……粽叶要这样折叠,填糯米的时候要注意压实,包裹紧密,不然煮的时候会散开。”社区居民赵秀玲一边熟练地包着粽子,一边耐心地指导身边的年轻人。

  只见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一颗颗晶莹的蜜枣,在一双双巧手下,转眼间就被包裹成了粽子。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话家常,整个活动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空气里弥漫着粽香和欢乐祥和的气氛。大家吃着粽子,甜在心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尝到”了大家庭温暖的味道。

  粽香浓、雄黄烈;龙舟竞逐、吟诗折柳;插艾条、菖蒲辟邪,带铜钱、肚兜祈福……在社区的一片天地,端午佳节再次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