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经济”激活高原文旅“春水”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18 09:51    编辑:易娜         
QQ图片20240418060814贵德梨花。宋翠茹 摄

  民和的桃花,贵德的梨花,化隆的杏花……从三月中旬起,踏春赏花成为青海人外出游玩消费的热门选择。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赏花经济”热度在线,仅清明假期,赏花类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391%。

  伴随“赏花经济”持续升温,青海省大力推进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逐渐形成“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全省各地以花为媒,创新融合农家乐、采摘等多种业态,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观光休闲农业转型,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链,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全新体验。

  如今,热闹“花事”从枝头到村民腰包,让村民实现增收。

QQ图片20240418060822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的梨花开了。石延寿 摄

  以花增色 春意浓

  春有约,花不误。4月15日,“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青海省春季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暨海南·贵德第十八届黄河文化旅游季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拉开帷幕。

  梨花盛放,和春而来,美丽的贵德迎来一年一度的“顶流时刻”,一场美好的“赏春之旅”正式出发。

  赏梨花,可以是一场专程赶赴的视觉盛宴,也可以是一次田园的惊艳偶遇。开幕当日,记者来到贵德县黄河奇石苑,沿着曲径漫步,洁白的梨花竞相绽放,分外美丽,令人赞叹不绝。游客纷纷拿出手机与花合影,还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寻找心仪的角度进行拍摄。

  春风扑面,梨花胜雪,簇簇吐芳,如此唯美的画面不由使人想起古人穆清叔“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清香来玉树,白蚁泛金瓯”的诗句来。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如今,贵德已成为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沃土,农业种植转换为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整个旅游市场繁花似锦。

  在青海,像贵德这样的花海美景如春花一样绽放,足以承包人们整个春天的出行赏花。

  今春,海东市各大景区花开烂漫,客流如织。据了解,海东市春季赏花客流结构以省内游客为主,城市休闲游、近郊周边游比例上升,家庭自驾游成为旅游市场主力。

  人们纷纷外出踏青、赏花,双树村、红光村、班彦村等红色教育基地成为“红色游”热门首选,“民俗文化”成为引领假日的别样风景。

  海东市聚焦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布局,着力打造以乐都梨花、民和桃花、互助杜鹃花、化隆杏花等特色资源为核心的春季特色旅游品牌,形成环乡村旅游集聚区、环城乡村旅游集聚带。

  人间四月,芳菲肆意。一棵棵、一簇簇、一朵朵、一片片、一层层……全省各地游客踏青赏花,相约走进美丽村庄,走进田园画卷,尽享馥郁芳香,放飞愉悦心情。

QQ图片20240418060831小朋友在贵德县河阴镇红柳滩村的亲子乐园玩耍。宋翠茹 摄

  以花致富 好景长

  贵德梨花久负盛名。一年一度的黄河文化旅游季盛开在花季,不仅成为地方文旅的响亮品牌,而且成为青海推进乡村旅游经济的重要载体。

  以花为媒,越来越多的村民开起农家餐馆、民宿、采摘园……有力促进了就地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4月15日,记者走进贵德县河阴镇红柳滩村,眼前一片片洁白的梨花,如云似雪。远远望去,油菜花连绵成片,在微风中泛起金色波浪,与胡杨树交相辉映,扮靓田园风光,尽显生态之美。前来踏青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徜徉于花海拍照“打卡”,陶醉在春日乡村的美好风光里。

  “十年前,我还是河阴镇的大学生村官,初到这里时,感觉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庄,村民生活条件一般。今年3月,再次来到这里时,感觉小村庄已经发展起来了,和过去真是不一样了!”如今任河阴镇党委副书记的李燕十分感慨。

  赏花的人多了,农家餐馆、民宿也随繁花一道,在小村庄内次第“盛开”。“节假日来玩的游客很多,到我们这里吃饭的人也多,最高一天的纯利润有1000多块钱哩!”红柳滩村蜜蜂农家院的老板告诉记者。

  身处黄河岸边的红柳滩村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色,依托赏花经济的发展,当地村民获得了良好收益。此外,采摘园也是人们选择在这里体验农耕生活的好去处。烧烤、露营、康养、垂钓、游玩一体化,红柳滩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已成为集生态养生、田园风光、休闲度假、休闲垂钓、亲子乐园、民俗风情体验、农耕文化艺术传播等产业链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示范村。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万元。

  “向‘沉浸式’方向深耕‘赏花经济’,围绕赏花目的地,我们引导各村村民从事农家乐菜馆、农副产品销售、农家民宿、生态养殖种植等附加产业,形成了‘油菜花经济圈’,为乡村增添色彩,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新亮点。”贵德县河阴镇党委书记苏胜告诉记者。

  贵德县河阴镇结合乡村振兴,立足特色优势,以花致富,以节邀客,探索“赏花+采摘”“赏花+露营”等旅游多元化模式,积极构建观赏游玩、采摘加工、文化休闲等新业态,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赏花经济新路径逐渐清晰。

  为了提高“花海”含金量,延长赏花产业链,聚人气、促消费、增收入,河阴镇大力完善各村的基础配套设施,提高接待能力,让“好花常开,好景常在”。

  放眼青海,“以花致富”的还有河湟地区。

  日前,记者走进海东市乐都区碾伯街道下寨村艺术节举办现场,仿佛置身于梨花的海洋。

  碾伯街道下寨村软梨种植历史已有200多年,现有各种梨树15000余棵。其中,百年古树有450余棵,种类以软儿梨为主,还有冬果、马奶头、窝梨等。近年来,碾伯街道充分挖掘辖区内景区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工程和旅游扶贫等项目,改善村居环境,发展旅游产业。

  2016年至今,下寨村“梨花节”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接待游客达60万余人,实现旅游总收入共计1000多万元,带动农户年增收600多万元。

QQ图片20240418060839民和的桃花灼灼。石延寿 摄

  以花为媒 挖潜力

  如何充分挖掘“赏花经济”潜力,让“赏花+”的花期更久、花事更盛?贵德县尕让乡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坐落于贵德县东北部的尕让乡依山傍水,是远近闻名的“赏花网红地”。每岁春来,花事繁盛,满村杏花、梨花盛开,色如云霞。花期一到,便有游客寻芳而至,赏花踏青。

  说起贵德县尕让乡的文旅发展,乡长张伟东介绍,依托独特的山水景观资源优势,尕让乡以山水田园风光和文旅一体化为主线,整合各类资金,按照“一环两线”的发展思路,打造了以大滩村(宗喀拉则)—千户—大磨—尕让集镇(尕让面片)—关加—松巴—阿什贡—二连—黄河滩—蓆芨滩10个村为重要支点的乡村旅游环线,提档松巴乡村旅游示范村配套设施,加快推动阿言麦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关加村乡村旅游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为优化赏花、旅游体验,尕让乡以旅游景区景点改造提升为首位,以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为契机,以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按照“一环两线”的发展思路,把现代旅游元素融入景区提档升级,紧密串联沿线景区景点,建设观景台、露营地、旅游公厕等基础配套设施,做到规划高标准、发展有空间、建设分步骤。

  同时,全面推进阿言麦文化体验区、松巴民俗村等农文旅产业发展,对景区沿线环境进行综合改造,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城乡建设统筹考量,实施旅游配套建设项目,配置均质化的旅游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

  世外桃源般的尕让乡松巴村不仅古树、“神泉”出名,历史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这个黄河岸边的小村子,有着酿制酩馏酒的传统。在漫长的岁月里,松巴人勤劳乐观,在牧养耕种之余,他们把青稞用温暖的灶火与清冽的泉水酿成醇香的酩馏酒,氤氲的酒香,尽显美好。

  采访时,记者偶遇几位远道而来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刚刚拍完村庄的风姿,听说这里有千年古树和“神泉”,便找了来。“出游不仅为了乐趣,更是为了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这里真的很美,我们不虚此行。”

  近年来,青海各地以花为媒,串联融合“农、文、旅、体、商、演”等多种要素,以“赏花+”拉动春日旅游再上新台阶。同时,推动重点景区研学游、乡村游、夜间游、露营地等多种业态,精心打造网红打卡地,发展全域旅游,提振文旅消费,让广大群众和游客乐享高原醉人春意,在浪漫花海中享受“诗与远方”。

QQ图片20240418060846贵德县河阴镇红柳滩村的油菜花进入盛开期。宋翠茹 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