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大格勒人“搬”出幸福好日子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04 09:53    编辑:张小千         
大格勒乡的太傅社火表演。

  在格尔木市大格勒乡,有一种独特的社火文化——太傅表演,这种独特的社火文化为什么会在格尔木市大格勒乡生根发芽?

  太傅为中国古代职官,据记载始于西周,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帝王年幼或缺位时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秦朝时被废止。西汉曾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大格勒乡太傅表演

  记录着一段搬迁史

  2月20日,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和欢快的舞蹈,记者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大格勒乡,被迎面而来的社火队伍所吸引,安塞腰鼓、太平鼓、舞狮、旱船……在这些熟悉的社火角色中,有一支16人为一组的“特别”角色队伍进入视线,“这就是太傅,这个角色整个海西地区只有我们有。”大格勒乡党委书记王寿邦说。

  记者了解到,大格勒乡70%的村民都是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曲沟乡(今龙羊峡镇)搬迁而来,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又是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迁移过来的,一同迁移过来的不只是人口,还有他们的传统社火文化——太傅。

  太傅持膏药灯街头祈福是甘肃省永靖县每逢社火活动中必有的角色扮演,而今天在大格勒乡广场看到的16个武将装扮、头戴“凤天大翅”的人物形象,是社火中最威武的角色。

  “太傅的表演者,一般都是选男性中比较高大威武、身强力壮的人,这样才能展现角色大气、洒脱的形象。”据大格勒乡村民徐家祥介绍,太傅就要有阳刚之气,要有威武不屈、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霸气和豪气。

  2月20日,在大格勒乡广场的社火表演中,记者看到“太傅们”身穿硬靠,背插四面旗子,头戴将巾子,再插一对大翅,根据角色不同,穿不同颜色的服装,画不同的脸谱、戴不同的胡须。他们右手掌灯,威武大气,行走时迈着稳健的八字步,有转灯、背灯、并四排行走、并二排行走、交叉、围成圆圈向中心上灯或向圆外背灯等动作。

  大格勒乡村民在经历两次搬迁后,仍有部分传统文化得以保留。

  “我搬过来时才9岁,转眼都过去40多年了。”徐家祥说,1980年,为支持国家水力发电事业,他跟随父辈来到大格勒乡生活。

  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被称为黄河“龙头”电站,据了解,大格勒乡作为龙羊峡水电站库区移民的安置村之一,曾有465户2841名村民在此安家落户。

  “我奶奶那一辈人是从甘肃省永靖县迁移到共和县曲沟乡的,也就是今天的龙羊峡镇,现在的龙羊峡镇社火也有这个角色,他们保留得更全面一点。”徐家祥说。

  两次搬迁,搬来新生活

  “我记得刚来这里时还不是一个乡镇,这里只是农垦知青开荒出来的一片农场,自然条件差。搬迁过来后,生产生活条件慢慢改善,现在家家都住上楼房,买了私家车。”徐家祥说。

  据有关资料显示,1980年,支边青年被调离后撤销了大格勒农场,后由海南州龙羊峡库区移民搬迁至此,成立大格勒人民公社。1982年,大格勒人民公社划入格尔木市管辖,1984年改为大格勒乡。经过40多年的发展,大格勒乡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融合一体化进程,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植树造林、铺设水泥路、完善各类公共基础设施,马路边拔地而起的是一排排小别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将它与之前的“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

  “我来乡上工作不久,但据我了解,这里的村民家庭条件都不错,有的都已经在格尔木市买房了。”在大格勒乡政府工作4年的职员陈春广说,大格勒乡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从2008年开始,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枸杞。随着枸杞市场越来越好,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大格勒乡群众因种植枸杞脱贫致富。2023年,大格勒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元以上,群众的生活也像枸杞一样,过得红红火火。

  如今,枸杞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枸杞的品质被广大消费者称道。大格勒乡也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卫生乡镇、全国“一村一品”(枸杞)示范乡镇、国家级有机枸杞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核心区)、国家枸杞绿色原产地保护证书、青海省“千村建设百村示范”整乡推进示范区、海西州统筹城乡发展富民强百村试点地区、海西州新农村示范之乡、库区移民示范之乡等荣誉称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