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西宁人为何越来越爱看社火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2-21 09:36    编辑:孔令磊         

  “小时候看过,阔别多年,今年再次看到西宁社火,心潮澎湃!”

  “久违的社火表演,愿西宁的明天越来越好。”锣鼓敲响、年味回归,久违的西宁社火巡游开启了一个年味满满的龙年。

  今年春节,西宁社火迅速被全国观众接纳。就在去年,一个3岁萌娃在社火队伍中扮演美猴王的视频火遍全网,带火了已有600多年历史的鲁沙尔高跷非遗艺术。今年,在大家的期盼中,“龙腾高原 福耀河湟”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在西宁市城中区西门十字启动——湟源排灯、湟中千户营高台、大通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城西霸王鞭一齐上阵,传统社火与创新方式交汇上演,西宁社火再次迅速走红,舞龙舞狮、旱船秧歌、高台寸跷、太平鼓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23个表演方阵展现出了西宁社火的魅力,舞出了龙年的精气神。

  西宁人为何越来越爱看社火?今年社火为啥这么火?传统文化何以“撩动”年轻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先后采访了我省著名学者、民俗专家井石,著名地方文史学者靳育德,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总导演、西宁市文化馆业务综合办公室主任清木措,从他们的采访中不难看出,西宁社火再次出圈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今年社火为啥这么火?

  今年春节,西宁社火不仅再次“出圈”,还顺利“出省”——伴随气势恢宏的音乐,演员脚踩3米多的高跷从霞光中迎面走来,镜头拉近,大家神情严肃,或是摆手扭动,或是变换队形……2月7日19时30分,以社火为灵感源泉的节目《龙舞》正式拉开2024年河南春晚的帷幕。短短几分钟的社火表演在当地新春庆典里率先开场,一气呵成,吸引了千万观众网络围观。

  “震撼!”“越来越爱看社火!”这是看了《龙舞》后观众集体发出的感叹。热点迭出的时代,走红不易,长红更难。即使有600多年文化“家底”支撑,青海这项非遗能火成这样也实属罕见。西宁社火何以能在短时间内,从借势起舞到自带流量、再次出圈?

  井石表示,西宁社火与我国其他地方的社火有着很大不同,西宁社火中不仅有汉文化的内涵,也融入了古羌人的祭祀文化。人们对社火的挚爱表达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河湟文化情结,社火的演绎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社火感兴趣,甚至参与到这种本土文化中来,这不仅象征着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更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一场社火,道出了普通老百姓最淳朴的新年期望,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

  靳育德表示,西宁社火融合大量非遗元素,表演不设舞台,走街串巷就是一番天地,是技术活儿更是体力活儿。春节期间,正处农闲时间,人们借此放松欢乐一下。“‘社’为土地神,‘火’为火神。土地养育众生,人们普遍感恩;火能焚毁万物,人们怀有敬畏之心,春节期间耍社火主要是盼望风调雨顺,避祸趋吉。”

  清木措说,去年西宁社火走红后,大家对此充满了期待。“加之鲁沙尔高跷在河南春晚亮相,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期待更高。”

  传统文化何以“撩动”年轻人?

  秧歌扭起来、旱船划起来、高跷踩起来……这些一度被贴上“土里土气”标签的传统文化,从去年以来广泛受到年轻人追捧,大有成为新年俗的趋势。传统文化怎样焕发新活力,吸引年轻人?这是一个老话题,却时时有着新表达。

  西宁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的河湟文化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广阔且复杂的地域造就了河湟文化的多元广博,与此同时,漫长的历史轨迹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深入且精细地发展。

  一场社火表演下来,600多年前的鲁沙尔高跷和千户营高台再现、湟源排灯在社火中熠熠生辉!他们共同构成、交织、重叠着这座城市的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这些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文化元素,无不直观地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美,从视觉体验的层面惊艳观众。

  2月19日,西宁晚报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同步直播了当天的社火巡游,当我们仔细梳理观众的评论内容时,就会发现,“震撼”“攒劲”“漂亮”等关键词最为常见,而与之相关联的是“哇”“期待”“喜欢”“好评”等用户明确的正向情感表达,这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年轻人之间情感连接的直接体现。

  井石表示,今年从火热的社火演出现场,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如潮水一般的观众,从网络直播现场的点赞和留言不难看出,西宁社火文化已经由原来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现在高调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社火表演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大家纷纷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在每一场社火演绎中,表演元素也从古老的‘炎官’增加了现在的‘锅庄’‘国风’等元素,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员参演其中,不仅了解了河湟文化的历史,更读懂了文化传承的魅力,有效切中了年轻人的精神共鸣点。”

  西宁社火的另一种生命力

  当然,西宁社火还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记者在湟中区鲁沙尔镇采访时了解到,社火表演队更多的是靠年轻爱好者们挤出时间、业余自发组织,自愿坚持练习。在更多非遗艺术所在地采访时,很多受访者普遍反映:不少非遗仍面临着表演者多,“守艺”者少,保护者众,传承者少的问题。

  湟源排灯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千户营高台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鲁沙尔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这些年来,这些非遗并没有变成文物封存在橱窗里供人观瞻,而是发展为一项更具自发性的群众活动,新人辈出,“复活”在大街小巷。在有人感慨年味渐淡的当下,鲁沙尔街头,今年最小的高跷表演者还不到6岁……西宁社火正顽强地展现出传统文化传承的另一种生命力。

  你看,老社火焕发出的新活力又在讲述新的故事!时隔12年再次举行的社火巡游活动,不仅是西宁向市民和游客朋友们奉上的新春献礼,更是以锣鼓为号开启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奋斗、新的进发。西宁将以新的姿态朝着“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阔步前进,立足五个中心城市定位,紧扣扛牢五个首位责任,为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而努力奋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