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 喜迎新春庆团圆】
湟源皮绣传承发展焕发新活力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18 10:06    编辑:张小千         

  “古道非遗今韵新,丹城绣艺羌风存。”

  1月15日,记者走进湟源丹噶尔古城内的湟源皮绣展馆,这里陈列的一件件皮绣展品浓缩成为湟源皮绣技艺的发展史,从古羌先民们皮袍上的装饰点缀发展到今天服装、饰品、日常生活用具上的锦上添花等,皮绣艺术无处不在。这就是古技艺的一种传承,这就是古技艺的一种发展。

  传承皮绣技艺创新发展

  穿过展馆,来到温暖的羌韵皮绣制作工坊,各民族的绣娘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手中的针线在绵软的牛羊皮上来回穿梭,飞针走线间连绵的群山、健壮的牛羊、灵动的藏羚羊、舞动的各族群众一点点有了轮廓,最终构成了一幅幅逼真的皮绣艺术作品。

  “湟源是古羌人生活栖息的地方,早在30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羌族先民们在皮制服装、靴帽及箭筒等物品上,用羊毛、皮绳等材料开始刺绣简单原始的图腾符号,作为装饰或崇拜物。此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多种民族、文化的交流,皮绣也逐渐融会了南北各地的绣法和技艺……”在工坊的这间大培训室内,每次的皮绣非遗传承讲座都会挤满前来学艺的绣娘,湟源县皮绣县级传承人冯海萍每每都会从皮绣的渊源讲起。

  采访中,冯海萍告诉记者,只有不断地了解皮绣的历史才会更加珍惜,才能把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我们皮绣的历史是非常灿烂辉煌的,是值得每一个湟源人自豪骄傲的!虽然曾经一度陷入面临失传的境遇,但随着这几年的普及、推广,现在我们的绣娘将湟源皮绣带入了一个新辉煌,带入了我们的现代生活,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皮绣。”冯海萍自豪地说。

  彩线交织绣出美好生活

  和冯海萍一起,当初共同走上皮绣非遗传承发展之路的祁琴芳端坐在绣架前,正在设计绣制一幅代表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皮绣作品。她说皮绣是浓缩了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要展现高原特色,自然不能缺少各民族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团结一心,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场景。

  一团团粗大的绣线线团,在绣娘们的手中穿针而过,一段线再分为几分之几的数段,又经过无数次的穿针,在平绣、网绣、盘金绣、拉锁绣等针法的熟练绣制下,浅绿色的草地颜色不断变化,由浅到深,色彩交替,形成了一望无际的画面看上去非常真实。还有绣品上那富有光泽的动物毛色、人物身上的艳丽服饰,光影的变化、生动的表情等等,都在这五彩的丝线、棉线、毛线中交替完成。

  “我们要根据不同题材、不同物象、不同纹理、不同要求,运用各种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构成各种优美的图像、花纹,再加上虚实结合、明暗对比,增强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祁琴芳一边指导着绣娘们的绣法,一边与记者交谈。她是一名严师,要求绣娘们绣出的针脚要均匀平滑,线条要疏密得当。“不能因为绣得不好而影响整体的画面。”祁琴芳说。

  经过多年的创新和研发,大到大尺寸挂画,小到精美的皮绣挂件、皮绣排灯、皮绣钱包、皮绣玩偶、皮绣香包、皮绣香囊、皮绣项链、皮绣耳坠、皮绣戒指、皮绣手镯等等,冯海萍和姐妹们共同创办的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已经拥有了200多款皮绣作品,且她们各式各样的皮绣手工艺品依然在不断翻新,令前来参观的游客大饱眼福。

  “1000件挂饰3秒钟就销售一空了”

  真正打开湟源皮绣销售大门的是一次电商直播。

  “当时是县上选中了我们的一件皮绣挂饰,和其他三件产品一起由网络红人主播直播销售,没想到1000件挂饰3秒钟就销售一空了,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震撼!然后我们又预售了一批1000件的挂饰,我们在没有经验在没有库存的情况下,通过绣娘培训、赶工最终很好地完成了这笔订单,这件事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可以说给我们打开了销路也拓宽了眼界。”冯海萍正是看准了这一次的直播销售,对于皮绣走向外省更加广阔的市场有了信心。

  通过上门找订单,冯海萍在外省成功拉来了纺织品商的多个订单,这一次皮绣技艺与家纺合作,精美的皮绣又一次赢得了市场的青睐。现在,羌韵公司每天都会接到来自不同省市的订单,快递员随时上门取货发货。

  在最新的皮绣展品中,记者看到了很多为迎接2024年龙年专门制作的中国龙形象的台灯、提灯、甩甩龙等皮绣工艺品,这个新年湟源丹噶尔古城的街道上又将增添非遗皮绣带来的热闹气氛。

Baidu
map